法律知识

小小饮用水罐 大大安全问题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28 19:50
人浏览


  天气炎热,饮用水销量增长。近期,我国部分地方发现一些企业用废旧回收材料生产饮用水罐,存在健康安全隐患。那么,我市的情况又如何呢?

  不要使用PET罐

  昨日,记者对金华市场上的饮用水产品进行了调查采访。下午3时,某纯净水品牌的送水员小徐刚为一客户送完纯净水,忙着将回收的空水桶绑在电动车的铁架上。对所送的桶装水,小徐拍着胸脯保证:“我送的都是大品牌,厂家不会用劣质材料生产水桶,那会砸自己的牌子。”

  在市区环城北路一桶装水配送点,经营者郑先生说:“我经营的这个牌子,生产点我都去过,看到水桶的生产、消毒和饮用水灌装符合要求,也有检测。这两年相关部门对厂家管得严,大家不敢乱来。”但他表示,一些杂牌产品的质量就很难说了。

  据了解,饮用水罐(桶)有两种材质:一种为聚碳酸酯(PC),此材质的罐(桶)可循环使用,耐高温,比较安全;另一种为苯二甲酸乙酯(PET),此材质的罐(桶)不可以循环使用,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运用“七步法”开展整治

  记者昨日从市质监局了解到,2009年起,该局连续3年每年开展为期一个季度的饮用水产品专项整治,淘汰卫生条件较差的生产企业。目前,全市饮用水生产企业已从2009年的82家减少到63家,饮用水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

  “3年来,我们坚持运用‘七步法’开展饮用水专项整治,效果很好。”市质监局副局长王支平介绍。第一步,集中培训。召集本行业企业所有法人代表或质管员集中培训。第二步,自查自纠。由企业对照有关要求,自查自纠,并在规定时间里提交报告。第三步,现场核查。属地监管部门依据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规定,对企业进行现场核查。第四步,抽样检验。对所有企业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覆盖率要达到100%。第五步,交叉检查。组织专家和专业管理人员,对县市交叉开展互查。第六步,巩固提高。对参与整顿规范的企业进行评估,按扶优扶强、加强督导、停业整顿3个层次进行分类监管。第七步,严格执法。一切触碰底线的企业,要么无限期停产整顿,接受严格的可持续再生产能力验收,或者予以严厉处罚,甚至吊销生产许可证。

  市民举报经核实有奖励

  市质监局副局长王支平介绍,今年3月开始,该局在全市范围对饮用水和包装容器生产加工企业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截至6月16日,“七步法”前面的六步已经执行到位,最近正在开展行政执法。与前两年的执法相比,今年力度更大。这次检查集中了全市9个县(市、区)的食品专家、行政执法监管人员40多人,分9个小组,对全市63家有证照的饮用水生产企业开展拉网式检查,重点检查企业是否循环使用PET桶灌装饮用水、是否使用无证水罐和回收料制成的水罐灌装饮用水、是否无证生产灌装饮用水等。

  “经过整治,企业质量安全意识和行业整体质量水平得到提升。”王支平说,“今年武义县11家饮用水生产企业还制作了自律文书,向社会公开质量承诺。但是,我们仍发现个别企业涉嫌循环使用PET桶,对此我们将严肃处理。我们欢迎广大群众以实名制的方式进行投诉和举报,热线电话号码为12365。举报情况经核实无误,按有关规定对举报者进行奖励”。

【相关阅读】

超市饮用水花样多“迷人眼”

瓶装饮用水瓶子太透明不能选

如何选择合格的饮用水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