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电子标签”射频识别有望取代条码扫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29 08:07
人浏览

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宣布,正式成立“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并负责起草、制定中国有关“电子标签”国家标准,使其既具有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和目前国际的相关标准互通兼容,促进中国的“电子标签”发展纳入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

  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8年,用于在零售供应链中跟踪货物的射频识别(RFID)技术市场规模将发展到接近13亿美元。RFID的倡导者认,该技术正与电子供应链紧密联系在起,不久将极有可能取代条形码扫描技术。

  据悉,被称为“电子标签”的RFID(射频识别)是一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其应用将给零售、物流等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例如,RFID库存跟踪系统是指将RFID标签贴在托盘、包装箱或元器件上,进行元器件规格、序列号等信息的自动存储和传递。RFID标签能将信息传递给10英尺范围内的射频读卡机上,使仓库和车间不再需要使用手持条形码读卡器对元器件和在制品进行逐扫描条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遗漏的发生,并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RFID 的倡导者认为,此举可能大幅削减成本和清理供应链中的障碍。对该技术的需求存在于供应链的每一环节。沃尔玛已表示该公司将于明年1月前使用托盘和货物包装箱级RFID,此举将促使其上游供应商仔细研究使用RFID的产品,并将其作为外部运输环节的一部分。而零售巨头麦德龙(MetroGroup) 最近也宣布,今年该公司将在零售店和配送中心全面推广RFID技术。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