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绍兴:织纹螺有毒吃不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10 01:57
人浏览
眼下又到了织纹螺毒性高发期。近日,在温州已连续发生2起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为此,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发出了紧急预警。记者昨天了解到,我市暂未发现有食用织纹螺中毒情况,但卫生部门提醒,如果市民有发现餐饮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的,可拨打96301向卫生监督机构举报。

  织纹螺俗称麦螺、白螺、割香螺、海丝螺和甲锥螺等,形似圆锥体,壳面常具有1~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肉体为淡黄色。

  据悉,织纹螺本身是没有毒性的,但它可以蓄积毒素,织纹螺体内致命的毒性是在其生长环境中获得,如果吃了含有毒素的织纹螺,易被肠道吸收而导致中毒。

  去年,省食安办曾发布食品预警,禁止销售织纹螺,但由于并不是所有种类、所有地区的织纹螺都有毒,有些餐馆和商贩便抱着侥幸心理,私下偷偷贩卖。对此,卫生监督部门提醒,如果发现有贩卖和加工织纹螺的,要及时向卫生监督部门举报。

  “食用织纹螺导致中毒的毒素类似于河豚鱼毒素,中毒后,主要表现为神经性麻痹症状,死亡率高达15%。”专家表示,市民千万不要为了贪图织纹螺的鲜美,而冒着生命危险去食用。

  此外,夏季也是胃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如果饮食不当,容易引发疾病。因此,市民千万不要食用不认识的小海鲜,也不要吃自制和散装的泥螺、白玉蟹、蟹股、咸炝蟹及醉虾、醉蟹等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如果发现肠道不适,要立即去医院治疗。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