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假冒伪劣食品怎么检查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6-25 12:13
人浏览

  “假冒伪劣食品”是指那些含有一种或多种可以导致普通大众误认的不真实因素的食品品,其特征是具有不真实性因素和社会危害性。当购买食品后,假冒伪劣食品怎么检查,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做进一步的解答。

  一、假冒伪劣食品怎么检查

  人们可以用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来辨别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长、反、小、低、散。

  一防"艳"、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草莓像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三防"长"、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3℃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长(或称为反季节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能在这些企业出现。

  六防"低"、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七防"散"、指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散装酱油醋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二、假冒伪劣产品的鉴别

  1、对商品商标标识及其包装、装潢等特殊标志真伪进行鉴别;

  2、通过感官品评或其他简易手段进行鉴别;

  3、按照国家标准对商品理化、卫生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

  4、利用本部门的专业特长,特别是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对本企业或行业生产或经销的商品进行鉴别。

  三、鉴别假冒伪劣产品的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假冒伪劣食品不仅对普通大众的身体健康有害,也对社会生产经营秩序有害。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假冒伪劣食品怎么检查的相关内容,通过您还有疑问,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专业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