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5招教您夏季预防野生蘑菇中毒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12 18:14
人浏览

夏季气温较高,雨水增多,是野生蘑菇生长旺盛的季节,也是毒蘑菇中毒多发季节。6月以来,国内连续发生因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并导致人员死亡问题。

  北京食品安全办、市卫生局对此高度重视,为预防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再次发出预警:全市集体用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单位严禁自采、加工、食用野生蘑菇。市食品安全办、市卫生局同时提醒广大市民慎食野生蘑菇,以免危及健康。

  毒蘑菇中毒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因此预防极为重要。下面介绍几种常用鉴别方法:

  1.对照法:按照当地的彩色蘑菇图册,逐一辨认采摘的食用菌或毒蘑菇。

  2.看形状:毒蘑菇一般比较黏滑,菌盖上常沾些杂物或生长一些像补丁状的斑块。菌柄上常有菌环,无毒蘑菇很少有菌环。

  3.观颜色:毒蘑颜色鲜艳呈金黄、粉红、白、黑、绿。无毒蘑菇多为咖啡、淡紫或灰红色。

  4.闻气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

  5.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