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海南儋州多镇突发肠道传染病 政府启动应急预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13 14:02
人浏览

  儋州市白马井、新州等镇相继发生急性肠道传染病。目前经过确诊,有十几例病情比较严重。情况发生后,儋州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控制病情扩大。

  10月26日,林方略副省长率领海南省卫生厅、省疾控中心等有关领导赶到儋州市新英港等了解情况,并对疾病的防控及救治工作等作了指示。目前,情况已得到很好的控制。

  多个镇出现肠道传染病

  据了解,10月3日,一位老人因为腹泻、呕吐来到白马井镇卫生院就诊。当时医护人员以一般腹泻症状来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休克症状,经转院治疗后,最后确定为急性肠道传染病严重患者。

  之后,白马井地区前来医院就诊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患者渐渐增多。另外,新英、那大等地区也发现急性肠道传染病患者,其中新英情况较为严重。目前,白马井、新英卫生院等住满了肠道传染病患者,一位当地医生说,新英卫生院基本不接受门诊病人了,专接肠道传染病患者,病情较为严重的则送到儋州市人民医院或海口等大医院进行治疗。

  10月27日上午,记者在儋州市人民医院、农垦那大医院等大医院内科诊室看到,均有不少肠道传染病患者在接受治疗。

  据了解,省专家组已到新英等地进行指导治疗,防止急性肠道传染病进一步传播。

  急性肠道传染病患者免费诊治

  据了解,情况发生后,儋州市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防控。

  在白马井镇腹泻老人被确诊为急性肠道传染病严重患者后的第二天,当地卫生部门就召集村卫生室、私人诊所等医护人员开会,发现有疑似肠道感染患者,要立即转送当地卫生院。

  随着患者的增多,此事引起了儋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10月23日上午,该市召开当前重点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紧急会议,对防控及救治工作等作了部署,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执行对腹泻病人进行登记、筛检和病情报告制度,真正做到“逢泻必检,逢疑必报”。

  10月24日,儋州市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向全市发出《关于停止聚餐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市各镇一律停止聚餐活动。

  10月27日上午,卫生部门又召开全市各医院、卫生院领导会议,并下达了《儋州市卫生局关于医疗机构进一步做好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治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镇卫生院、农场医院等负责一般腹泻病人,市人民医院、农垦那大医院负责收治重症病人,私人诊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不得收治腹泻病人。凡收治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人实行免费诊治。

  通知要求,要对腹泻病人实行严格的隔离治疗。严格执行急性肠道传染病的有关规定做好病情监测报告工作,建立腹泻病人病历资料。腹泻病人的吐泻物要消毒处置,严防出现医院内感染。对于临床症状消失的病人,不得立即给予出院,至少要口服抗菌素和观察3天以上才能出院。

  目前,情况已得到很好的控制。

  讲究卫生 慎防“病从口入”

  学校作为群居性场所,由于师生人数多,更容易引发该传染病。为此,儋州市教育局已制定了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治的方案,要求各校开展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学生不要到无证摊店就餐,养成不吃生食、不洁食物、勤洗手的卫生习惯。把好“病从口入”关。校园内要定时消毒等。

  有关专家指出,海南部分地区之所以出现肠道传染病,主要是从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我省普降暴雨,加上农村蚊虫多,导致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繁衍速度增快。

  专家说,急性肠道传染病可防可治,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因此,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选食新鲜、无毒、无害食品;加工食品的过程中注意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感染;家中吃剩的食物,要经加热放凉后放置冰箱内;隔顿、隔夜的饭菜要加热后再吃;外出进餐要尽量选择卫生条件好的正规餐饮店。[page]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