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食品安全标准需要“增白剂”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11 11:59
人浏览

卫生部组织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面粉增白剂是否会被允许继续使用再次引起各方的热议。据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面粉增白剂存废的背后是利益博弈:对面粉厂来说,加了增白剂不仅能提高小麦出粉率,还能缩短面粉后熟周期,这两笔账加在一起就是一笔宝贵的利润。

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里,俗称“面粉增白剂”的过氧化苯甲酰依然保留其中,不过全国政协委员冯平曾透露,卫生部在对全国政协的回复中提到,食品添加剂标准委员会已审查同意注销过氧化苯甲酰。由此,有报道说“面粉增白剂下课”,但这恐怕还是一种不太确定的“将来时”。

消费者不可能全都变成化学家,而且从理论上说,符合国标、批准上架的食品就应该是安全无害的,所以消费者也没有必要成为化学家,去逐一辨识各种添加剂的利弊。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严格的市场监管,标准本身的制定也是重要一环。

谈到标准,当然都是相关部门,也就是“裁判员”制定的。不过与此同时,社会上还传着“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的说法。从理论上说,运动员再大牌,也不能决定裁判员的判罚规则。但是企业标准成为国标的事情还真的出现过,例如曾经引发热议的“馒头国标”,就是由河南某馒头企业牵头起草的。

标准的制定需要征求企业意见,但更需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做出决策。尤其是在食品安全方面,自然人的健康和生命受到损害,是难以“扭亏为盈”的,所以我们才一再地说:民以食为天。

面粉能否加入增白剂的争论或许仍将继续,不过有一点自始至终都应该明确:标准要远离利益,并且加入由科学和负责这两大要素制成的“增白剂”。

北京青年报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