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包装相同名相似 山寨食品假乱真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01 01:39
人浏览

夏日到来,骄阳似火,各地商家也抓住机会让自己的生意“火”一把。各式冷饮店、食品零售店“受宠”,顾客数量猛增,但部分厂家和经营者却乘机推出各式各样的山寨产品,尤以食品为甚。兰州相关执法部门为此发出提示,莫成为山寨货的“消废者”和受害者。

据食品经销商唐先生透露,山寨食品首先出现在各地的城乡接合部,在农村市场堂而皇之地肆意蔓延。在利益的驱使下,近年又逐渐转向城市。

在兰州一家超市,面对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各类牌子商品,很多消费者往往是在匆匆挑选购买之后,经仔细辨认才发现其中问题。“康师傅矿泉水”和“康帅博矿泉水”、“伊利”牛奶与“伊俐”牛奶、“营养快线”和“营养专线”饮料、“可口可乐”与“可日可乐”……这些品名极其相似、雷同的包装迷惑性极强,令上了当的消费者叫苦不迭。

山寨食品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利润奇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以文中所提到的“康帅博矿泉水”为例,山寨的“康帅博矿泉水”出厂价每瓶约0.27元,零售价则是每瓶1元,利润是成本的2.7倍左右。

对此,兰州相关执法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购物时要擦亮眼睛,仔细检查所购商品注册商标标志、商标持有者、产地及是否获得制造许可,不要受到山寨产品的危害和影响。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