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乱喝功能饮料有害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02 06:51
人浏览


生活中经常吃的牛奶、花生、芝麻等食物可能会引起过敏以后,引起读者对健康选购食品的关注。有读者反映,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标榜强身健体、提神醒脑等功能的新饮料,比如红牛、激活、尖叫、脉动等,不知道在选购这些饮料时该注意些什么。

功能饮料是指在饮料中加入一定的功能因子,使其在解渴的同时具有调节肌体功能、增强免疫力等保健作用的软饮料。目前比较流行的有运动饮料和营养素饮料,运动饮料的主要成分为咖啡因、电解质、盐、氨基酸等物质,主要功能是刺激心脏加快跳动,增大血液输出量,从而使人的头脑清醒,迅速恢复体能,比如红牛、佳得乐。营养素饮料主要包括以葡萄糖为主的饮料,主要含有维生素、牛磺酸、矿物质,其功能是补充人体每日必需的营养成分,比如激活、脉动。

浙江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副所长冯磊博士认为,功能饮料在某些特定场合确实能对人体发挥功效,比如人在剧烈运动之后喝运动型饮料,饮料中的电解质和维生素可以迅速补充人体机能,咖啡因也会刺激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重新兴奋起来。但人在没有出汗的状况下饮用运动型功能饮料、饮酒的同时喝运动型饮料或运动后过多饮用这类饮料,电解质中的钠离子和咖啡因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从而产生心慌、烦躁的现象。

此外,运动饮料中大多含有咖啡因、硫胺素、核黄素、烟碱酸等非人体必需成分,人体对这些物质都有最大耐受量,一旦超出耐受量,可能会引起人体不适。而营养素饮料中的人体必需营养成分也有最大耐受量,饮用过多,同样会破坏人体机能平衡。

据报道,2001年,瑞典有3名青年因为同时饮酒和喝红牛而猝死。由此导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要求功能饮料必须标注每日最大摄入量,并写明不适宜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饮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对咖啡因过敏的人禁饮。

目前杭州超市在售的功能饮料有20多种,除红牛、宝佳适、可可等少数几种功能饮料有上述标示以外,其他10多种功能饮料都找不到类似的提示语。

我国质检总局日前公布的《食品标识标注规定(征求意见稿)》,将功能饮料标注每天最大摄入量和适宜人群写进了强制性条款,国内首个功能饮料国家标准也正在制定当中。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