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远离反式脂肪保健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5-24 22:56
人浏览

  核心内容:反式脂肪是“餐桌上的定时炸弹”?未必!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居民对含反式脂肪酸的加工食品消费量还会增长,烹调用植物油的消费量也在增加,而长期摄入过量反式脂肪酸确可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应引起重视,但无需恐慌。下面由法律快车的小编为您介绍反式脂肪酸的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1.哪些食品反式脂肪多?

  一般氢化加工食品都含有反式脂肪酸。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明确提出“远离反式脂肪酸,少吃氢化加工食品”。

  虽说目前我国居民通过膳食摄入的反式脂肪酸水平并不高,但大城市中部分人群的饮食习惯有西方化趋势。像工作繁忙的白领,有一部分人长期吃速冻食品、面包、糕点、饼干等加工食品,可能增大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水平。特别是奶油面包、蛋糕、泡芙、夹心饼干、威化饼干等,反式脂肪酸含量相对较高,不要太过频繁、过多食用。

  除了加工食品,反式脂肪酸在牛、羊等动物的肉、脂肪、乳和乳制品中也天然存在,但只有少量。

  2.反式脂肪“马甲”有哪些?

  如何分辨加工食品中是否含有反式脂肪酸?在购买预包装食品时要细看营养成分表。从今年1月起,我国实施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明确规定,使用氢化油为配料的食品要强制标注反式脂肪酸含量。不过,标准规定,若100克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3克,可标示为“0”。氢化油脂在标签配料表中可能会以以下几种不同的表述形式出现:氢化植物油、部分氢化植物油、氢化棕榈油、氢化大豆油、植物起酥油、人造奶油等。

  3.哪些人要远离反式脂肪?

  国内绝大多数人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风险并不高,无需过分担心。但高血脂患者,或是有家族性的高胆固醇患者,则应特别警惕,远离各种反式脂肪含量相对较高的食物。比如,日常吃肉,少吃牛、羊等红肉,选吃鸡肉等白肉;购买奶制品时,尽量选低脂、甚至脱脂类型等。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