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最终结果归功于网民的呼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9-08 05:22
人浏览
将本文分享至:分享到和讯微博|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到搜狐微博|分享到腾讯微博|分享到开心网|分享到人人网|分享到豆瓣网

  叶青,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昨日下午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个税修改方案。

  在全国人大进行的分组讨论中,针对个税,叶青两次发言。昨日,记者连线了叶青,他披露了人民大会堂个税之争的细节。叶青说,在昨日的会议上,建议在3000元基础上提高个税免征额的人士态度非常坚决,而坚决的背后是民意的支持。

叶青,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资料图片) 供图/CFP

  我建议4000元,3500元也知足了

  记者:您在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重点是什么?

  叶青:我是建议4000元,在目前的国情下把免税额提到4000元是比较合适的,我一开始就批评上层把免征额与起征点混为一谈。个税只有免征额的概念。现在的3500元就是免征额,超过3500部分才要征税。这个概念搞错,导致对3000元方案的强烈批评。还有就是税收对拉动内需的功能没有得到重视,只知道收税,有的时候减税的效果更好。我的建议虽然是4000元,但最终通过3500元的免征额,也知足了。

  高票通过,90%的赞成票

  记者:征集了那么多意见,最终达到这样一个调整幅度,这个结果是如何形成的?征集民意的意义何在?

  叶青:全国人大财经委综合了常委的意见,作出了调整,最终通过全国人大投票表决达成了这个结果,是高票通过的这个结果,90%的赞成票,反对票加上弃权票只有10%。这已经是比较大幅度地考虑民意了。原来的方案是3000元,基本上是政府部门的意见。而人大要在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寻找平衡点。

  三派昨在会上针锋相对

  记者:这次审议大家争论的论点都有什么?

  叶青:这次个税之争分为三派,一派建议通过3000元的修改稿,一派表示下次再审议表决,还有一派就是提高免征额。最终全国人大常委会投票通过了3500元的免征额。三派意见各有各的理由,每个人都有表达意见的权利。

  记者:这三派分别有什么各自的论据吗?

  叶青:赞成通过二审稿的人认为,3000元已经考虑了当前的生活成本等各方面的因素,而且免征额已经由2000元提高到3000元了,不能定得太高,不利于培养大家的纳税意识;建议下次再审议表决的人认为目前关于个税的争论很厉害,在许多因素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最好是下次再审议表决;赞成提高免征额的人认为这是80%以上网友的意见,网友们提了23万多条建议,举个例子来说,广州地区一个保姆月工资仅仅有3000元,如果不提高免征额,那生活成本还是很大的。

  免征额再提高500元,归功于网民

  记者:这次会议给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叶青:我终生难忘经历此次激烈的人民大会堂个税之争。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分组讨论中,反对派明确提出来,如果按3000元免征额来表决,他们肯定要投反对票,从这可以看出个税之争的激烈性。同时我希望这次全国人大的个税讨论能够成为各级听证会、座谈会的典范。

  记者:为什么?

  叶青:这次的讨论会比较开放,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敞开说,国家积极地采纳公众、采纳网民的意见。老百姓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什么,老百姓的希望是什么,财政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能作为全国人大审议的依据。23万条老百姓建议,使免征额最终提高了500元,不容易。最终投票形成的这个结果,归功于网民的呼吁。

  记者:您认为这次的个人所得税之争讨论如此激烈的意义何在?

  叶青:以后国家大的事情、国家的立法要更多地考虑老百姓的意见,当然部委的意见也要考虑,但是法律调整主体的意见要考虑,尤其是网民的意见。

  若干年后,免征额还要提高

  记者:现在通过的免征额结合了普通百姓的意见,只是专家想的与普通百姓想的不一样,那这种情况下是主要听专家的意见吗?

  叶青:专家分为两类,一是财税系统的专家。他们当然要为财税系统说话,在这个时候,这类专家是不能说话的,说的都是有利于财税部门的话,网民当然有意见。一是大学的专家,从理论上论证个税问题。他们说话比较中立,网民容易接受。当然,网民中间“专家”也很多。有的水平很高,如说“加税如山倒,减税如抽丝”等等。[page]

  记者:很多网友都认为个税3500元免征额难抵通胀压力,不是增收根本方法。请问您对这个怎么看,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叶青:若干年后,(免征额)还要提高的。

  文/本报记者谷晓哲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