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12-18 01:38
人浏览

  新的税法出来之后,大家都知道起征点调整到5000元,也就是说工资以下的不用缴纳个税,而薪资所得5000元以上部分,需要缴纳个人,但是具体的算法很少有人清楚,那么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根据法律规定,月工资未超过5000元是不用交税的,这里的工资是指扣除社保和住房公积金以后的金额。

  月工资超过5000元,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至45%,分七个阶段计税。

  应纳税额等于工资薪金所得减去5000再乘以适用税率减去速算扣除数。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二、个人所得税能抵房贷吗

  房贷利息抵个税,是指从每个月的工资中扣除房贷利息后,再缴纳个税。这样纳税金额的基数就变小了,缴纳的个税也就相应的少了。

  假设购房者A在一线城市购买总价250万元的普通住宅,首付50万元,剩余200万商业贷款贷20年,月均还款额将达13927.74元,其中5594.40元是利息支出。购房者A的税前月收入是2万元,按照现在的个税政策来算,扣除四金、税基等应纳税2459.02元,但是如果按揭贷款的利息支出可以在税前抵扣,那么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购房者A的应纳税额为1097.42元,减少1361.6元,相当于节省了利息支出的24%。

  相比于购买普通住宅的购房者,这条政策对于购买高档住宅且工资水平较高的人群减负效果更佳明显。

  虽然个税改革的具体方案尚未正式落地,但是我们在此不妨来个头脑风暴,看看如果这项政策如果成真,将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吧。

  三、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

  1、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城乡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及其他行业的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4、稿酬所得。

  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7、财产租赁所得。

  8、财产转让所得。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等相关法律知识。个税征收的范围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户的经营所得,超过5000元的部分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至45%,分七个阶段计税。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