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单位的赔偿需要交个人所得税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5-30 16:02
人浏览

  想必大家都知道,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如果因为企业的原因和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话,是需要支付劳动者相应的赔偿金的,对于职工个人而言,赔偿金也属于个人收入的一部分,在领取工资的时候,达到一定条件是需要缴纳税费的,那么单位的赔偿需要交个人所得税?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单位的赔偿需要交个人所得税吗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规定:

  1、对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2、考虑到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数额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员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固定收入,因此,对于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具体平均办法为: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法规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计算。

  因此,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因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法规,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怎样交个人所得税

  1、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实行源泉扣缴与自行申报并用法,注重源泉扣缴。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可分为按月计征和按年计征。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实行按年计征应纳税额,其他所得应纳税额实行按月计征。

  2、工资薪金所得税实行扣缴制,由企业在发放给职工前进行代扣代缴,先到地税局办理代扣代缴相关手续。然后在发放工资前,由企业财务人员按照税法规定,核算出每个人的应纳税所得额,统一到当地地税局申报缴纳。

  三、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

  1、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城乡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及其他行业的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4、稿酬所得。

  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7、财产租赁所得。

  8、财产转让所得。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单位的赔偿需要交个人所得税吗等知识,由此可见,职工获取单位赔偿的时候,应当按照工资、薪金所得来计征个人所得税,按照法律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有源泉扣缴与自行申报两种,并享受一定的减免额度。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