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新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4-27 18:56
人浏览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那么下面法律快车小编将为您一一解答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有哪些及其他相关问题。

         一、新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有哪些

  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与工资有关,不同工资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是:

  1、年收入不超过36000元的,税率是3%,速算扣除数是0;

  2、年收入超过36000至144000元的,税率是10%,速算扣除数是2520;

  3、年收入超过144000至30万元的,税率是20%,速算扣除数是16920;

  4、年收入超过30万至42万元的,税率是25%,速算扣除数是31920;

  5、年收入超过42万至66万元的,税率是30%,速算扣除数是52920;

  6、年收入超过66万元至96万元的,税率是35%,速算扣除数是85920;

  7、年收入超过96万元的,税率是45%,速算扣除数是181920。  

         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1、法定对象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2、居民纳税义务人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3、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适用税率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其中,对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税外,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实行源泉扣缴与自行申报并用法,注重源泉扣缴。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可分为按月计征和按年计征。综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新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有哪些及其他相关问题。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