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浅谈资金筹集中的纳税筹划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9-17 15:45
人浏览
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筹资是其进行一系列经营活动的先决条件。不能筹集到一定数量的资金,就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筹资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为,其对企业经营理财业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资本结构的变动而发生作用的。因而,分析筹资中的税务筹划时,应着重考察两个方面:资本结构的变动是怎样对企业业绩和税负产生影响的;企业应当如何组织资本结构的配置,才能在节税的同时实现所有者税后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资本结构是由筹资方式决定的,不同的筹资方式,形成不同的税前、税后资金成本。企业筹资方式主要有:向银行借款、向非金融机构或企业借款、企业内部集资、企业自我积累、向社会发行债券和股票等。

一般来说,企业以自我积累方式筹资所产生的税收负担要重于向金融机构贷款所产生的税收负担,贷款融资所产生的税收负担要重于企业间拆借所产生的税收负担,企业间拆借资金的税收负担要重于企业内部集资的税收负担。这是因为:从资金的实际拥有或对资金风险负责的角度看,自我积累方法最大,企业内部集资入股方法最小。因此,它们承担的税负也就相应地随之变化。从税务筹划角度看,企业内部集资和企业之间拆借资金方式产生的效果最好,金融机构贷款次之,自我积累方法效果最差。这是因为:通过企业的内部融资和企业之间拆借资金,这两种融资行为涉及到的人员和机构较多,容易寻求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投资规模效益的途径。金融机构贷款次之,但企业仍可利用与金融机构特殊的业务联系实现一定规模的减轻税负的目的。自我积累方式由于资金的占有和使用融为一体,税收难以分割或抵销,因而难于进行纳税筹划。

以下仅以负债筹资与股票筹资为例,对不同筹资方案的税负影响加以比较。

企业的资金来源除资本金外,主要就是负债,具体又包括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两种。其中长期负债与资本的构成的关系,通常称之为资本结构。资本结构,特别是负债比率合理与否,不仅制约着企业风险、成本的大小,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税收负担以及企业权益资本收益实现的水平。

负债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主要体现在节税及提高权益资本收益率(包括税前和税后)等方面。其中节税功能反映为负债利息记入财务费用抵减应税所得额,从而相对减少应纳税额。在税前收益(支付利息和所得税前的收益)不低于负债成本总额的前提下,负债比率越高,额度越大,其节税效果就越显著。当然,负债最重要的杠杆作用在于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资本的收益水平及普通股的盈余(税后)方面。

例如,某企业拟定筹资备选方案如下表所示:

金额单位:元
项目 方案A 方案B 方案C 方案D
负债比率 0 1∶1 2∶1 3∶1
负债成本率 - 6% 7% 9%
息税前投资收益率 10% 10% 10% 10%
负债额 0 300000 400000 450000
权益资本额 600000 300000 200000 150000
普通股股数 6000 300 2000 1500
年息税前利润额60000 60000 60000 60000
减:负债利息成本 0 18000 28000 40500
年税前利润 60000 42000 32000 19500
所得税税率 33% 33% 33% 33%
应纳所得税额 19800 13860 10560 6435
权益资本收益率
其中:税前 10% 14% 16% 13%
税 后 6.7% 9.38% 10.72% 8.71%
普通股每股收益额
其中:税前 10 14 16 13
税 后 6.7 9.38 10.72 8.71

方案B、C、D由于利用了负债融资,在财务杠杆作用下,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以及普通股每股收益额无论税前还是税后的水平均全面超过方案A,充分体现出负债的税收庇护(TaxShelters)作用。这说明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利息成本呈现上升态势,应税所得的挡避额就大,但是权益资本收益率及产通股每股收益额也并非总是与负债比率的变化呈正相关。当超过某临界点,则表现为反械杆效应。上例中,D方案的负债率虽高于B、C两方案,但其权益资本收益率及普通股每股收益额却低于B、C方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