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司法考试民法讲义之意思表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5-22 11:36
人浏览

  核心内容:民法是司法考试的考查范围,其关于意思表示是如何考查?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意思表示的构成三要素:

  ① 效果意思:设立法律关系的意图。比如:获得标的物或价款的所有权――合同的目的。

  ② 目的意思:意思表示的内容具体确定

  目的意思又分为三个构成:要素(必备条款)、常素(经常条款)、偶素(特别条款)。

  ③ 表示行为(将效果意思表现于外部的行为)--口头、书面、推定、默示

  注:效果意思与好意施惠①当事人之间是否产生法律上的拘束力--是否赋予对方请求权。

  ②结合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与公平原则③结合交易习惯。

  (二)意思表示可以分为:

  ●对有特定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生效:对话方式(了解主义―――到达主义的变种)

  非对话方式(到达主义)

  ● 对不特定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生效,采取发出主义(悬赏广告)

  ● 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生效,采取做出主义

  (三)意思表示不真实

  1、真意保留(单方) ;2、虚伪表示(双方); 3、隐藏虚伪(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