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如何征服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0-20 14:42
人浏览

  随着司法考试报名的开始,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复习备考的关键阶段也随之到来。司法考试被认为是国内最难的考试之一,有“华夏第一考”之称,面对重重难关,我们如何复习更有高效率?重点复习哪些内容呢?我认为应该首先了解它的特点,才能对症下药:

  一、司法考试内容丰富繁杂,如何分配时间和精力进行有效的复习,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我认为,应按照各门课的分值比例进行安排,注意重中之重,强调抓大放小。按照的课程设置,司法考试有17门课程,总分600分。其中民法(含合同法、知识产权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等五门的分值占到70%以上,共计420分左右。而其他九门课只占25分左右的分值。这样考生在复习时,应当将重点放在“五大法”上。尤其是民法和刑法是重点中的重点,我们常说“得民刑者得天下 ”,因为它们所占的分值太多了。

  民法、刑法,还有行政法,理论深、法条多、考题难,想得到高分非常不容易。但是要想顺利通过司法考试,必须下苦功夫,弄懂、会用、做对题,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相对而言,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的内容比较简单,投入的精力要稍微少一点。其他九门课,投入精力要更少一些。有限复习时间和精力不能平均分布,一定要把握每一部法律历年考试的分值,考生应该依据每一部法律在历年考试中所占的比重分配复习时间。

  二、课程种类多,在每一门课程中,依然存在着“抓大放小”的问题。首先我们将司法考试的14门课分为理论类和应用类。

  理论类课程包括: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宪法、法律职业道德、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

  应用类课程包括:民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商法、经济法等。理论类课程的复习应以记忆为主、了解为辅。应用类课程的复习方法是:以了解为主、记忆为辅,目的是学懂、学会、会用。

  三、学习方法非常关键,找到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法,会使司法考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建议大家把法学理论与真题结合起来学习;把重点法条与案例结合起来系统学习;把重点法条与试题预测结合起来学习。学生在自行复习过程中,也应主动把重点理论、重点法条、历年真题、案例与考点预测结合起来复习。

  复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注意比较新旧大纲。新大纲中增加的内容,往往都是当年考试的重点,比如《物权法》、《企业破产法》甚至是《企业所得税法》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想想去年的《公司法》,我想大家就该明白了吧。

  2、注意当年发生的重大事件。一般在论述题中都会涉及到这个年度社会热点的法律事件,而这些法律事件在法律理论上的表现,暗合哪些理论问题,往往是出题者会选取的。

  3、合理分配学习的时间与精力,切忌平均主义,要分清主次。

  4、要有针对性。通过分析考题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考点都是年年必考的,所以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从没有考过的知识点上,这并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司法考试的考点有较强的重复性,因此复习中一定要时刻保持对真题的了解,了解所复习的内容在历年考试中的出现频率。最好的方法是复习到哪个法律就要和相关的真题结合起来。

  5、把重点法条与相关司法解释结合在一起来学习。就像法条串讲班的体系一样,按照知识点串联法条,结合相关法条和司法解释进行讲解,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该法条,在大脑中形成一个体系。而且历年的司法考试中司法解释的比重在逐年增加,甚至在有些科目中司法解释的考试内容已经超过法律条文,比如说刑法,真正的法条只有刑法典和它的几个修正案,其他的基本上全都是司法解释。

  6、控制学习深度。司法考试对民法、刑法、诉讼法的考察已经越来越细,考试内容在很多时候都要求考生有相当的理论深度,需要对一个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近几年的考试中卷四大题很多都要求考生以实体法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回答。司法考试大量的题目是小案例,因此对难理解的重点法条,需要通过案例来解释和说明,这有助于考生深入学习难点,并培养解答案例题的习惯。

  五、 司法考试至少要有3轮复习:第一轮复习要以教材为主。在此轮复习中,考生应该重点注意对教材的把握,特别是对于宪法、法理、法制史、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行政法、民法这种对理论有一定依赖性的科目,一定要紧扣教材,把握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有些重点难点问题考生不一定自己就能掌握,可以将这些重点难点问题标注出来,结合的基础学习班,听听老师是如何讲解的,这也是一种查漏补缺的方法。不过在此强调一下,复习完一部分内容一定要结合该部分的练习题进行检测,要知道自己学完这些内容后,是不是真正的能把题作对。

  第二轮复习,应主要学习重点法条。尽管司法考试越来越重视理论深度,但是法条依旧是不可忽视的,在法条的复习中,要注意和理论的结合、和真题的结合、和相关法条的结合,对于重点的几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民法通则》、《民通意见》、三大诉讼法等,一定要下功夫复习,对于有些容易混淆的规定,可以通过画表格的方式区别开来。但是仅仅依靠自己的能力,如何复习那么多的法条呢?精力和时间都不够,如果复习不好,还可能弄一个身心疲惫,脑力下降,反而得不偿失,因此我建议可以结合的法条串讲班进行学习,老师会把重点的法条提炼出来,结合理论知识、真题和相关法条的解读,帮助大家理解。

  第三轮复习,主要以做题为主。在此轮复习过程中,考生应该重视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和理解,把握其中的出题思路。司法考试虽然要求掌握广博的法律知识,但历年的考点重复率很高。许多法学基础不错的考生之所以多年无法通过司法考试,其核心问题就在于忽略了应试能力的训练。尤其是这几年,司法考试的组题老师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他们组题的思路可以通过我们研读历年试题来掌握。对于历年试题的适用,切忌看一遍题然后就看答案和解析,而是要置身其中,真正的去做题,对于会做的要知道本题考察的是哪一个知识点,对于不会的题目在全部做完之后再看答案和解析,而且不要只看解析,要结合它的基本理论、基本法条,这样才能发挥真题的最大功效。我在的“历年真题”栏目中发现他们收录了2002年到2006年所有的司法考试试题,而且还有一本历年试题解析电子书,大家不妨去下载下来,总比买一套很厚、很贵的《历年试题解析》来的容易。

  此外,考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套或几套比较适合自己的模拟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做题的过程中,对以前复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强,并且,在此过程中,发现以前复习中的遗漏和不足,及时予以更正和补充。尤其到复习的后期,要把自己置身在模拟考场中,完完整整地做一套模拟题,尤其是卷四也要把每一个问题都认认真真地回答,一定要写出来,这样可以了解做完所有的题目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在考试中采用何种频率,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考试中抓瞎。

来自博客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