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司法考试在职考生的心路历程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0-22 14:56
人浏览

  导读:司法考试在职考生的心路历程。司法考试考生中大致分为在校生和在职生,在职生要走过司法考试这座独木桥,就需要更加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毅力,让我们一起看看本文的作者,一位在职考生的司法考试心路历程。


  精彩推荐

  2012司法考试复习的金科玉律

  关于司法考试的几点感悟

  如何拯救2012司法考试枯燥的法理学

  2012年司法考试成也法理败也法理

  11月18日早上,心情忐忑,一早就醒来了,纠结是查完成绩再去公司,还是去公司查成绩,结果选择了后则。到公司查了成绩,过了,即刻觉得时间静止,脑袋里只有心酸的画面,感觉来之不易的东西特别珍贵。

  致电亲朋好友,没想到电话那头的爸爸那么开心,妹妹也是激动到不行。感谢你们。朋友们也逐一发来祝贺短信,是啊,这个结果我等了三年,这张证书给了我莫大的鼓励,给了我一个正面的肯定。

  法研毕业那年(本人2010年毕业),在相对高通过率的年代,在法学专业找工作异常艰难的年代,我竟然没有通过司考。应聘时,看到用人单位在聊到司考话题之后,把我的简历直接从第一个放到最后一个;面试时,体会到全场都是拿到PASS卡的,唯独我守着司考这个话题,不敢提半句嘴;当时竟然出现了学法的不敢投法律职位的尴尬。幸运的是,没过司考的我也拿到某500强公司法务的offer,与此同时还拿到了某股份制银行深圳分行、某大型国企总秘以及内地某高校国际法老师等四个offer.因此,我认为其实没过司考并不意味着失败,没过司考也并非天要塌下来了。

  关于职业选择

  当时首先决定排除的是国企总经理秘书岗位,因为这个职位就是作为垫底来使用的,所以有了选择就直接排除了。因此,在银行的高薪,高校的稳定以及公司迅速成长中,我做出徘徊和抉择。

  对于银行曾经动心过,最大的诱惑莫过于薪水很高(该银行给出了10w的年薪及各种福利,对于应届毕业生还是很诱人的),也在分行实习了一个月,到要签三方的时候,我心里却退缩了,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内心告诉我,虽然没有过司考,但是我还是不舍学了6年(本科4年、研究生2年)的法律,很怕拿着法学硕士的学历却对法律实践完全不知道,我想我还是喜欢做法律工作的。因此,在全家的反对声中,我毅然拒绝了银行的offer。

  对于高校教师,当时觉得在高校做老师其实是最佳选择,一来可以准备司考,二来可以过着相对安逸的生活。这个职位最诱人的地方就在于稳定,稳定到你可以看到你60岁的生活,而且学校还提供非常低价的员工房。应聘教师职位,是在深圳分行实习的周五晚上,偷偷溜到内地高校去面试,试讲,然后还得在周日之前赶回来,以免被分行领导知道。那种累,那种拼劲,我现在都觉得有豁出去的感觉。如期,高校人事部来电告知,让我将三方寄过去;此时我又犹豫了,哥就是个苦逼的孩纸,那时发神经的认为男孩纸应该多接受社会锻炼,不能一开始就贪图安逸,只有经过社会历练才能真正用好法律,才能真正用法律来解决问题。后来,我把这个岗位推荐给班上的一位女生,没有浪费岗位。

  出于对CBD的向往,出于对所谓白领生活的向往,出于对迅速成长得考虑,我就选择了公司法务的职位。后来发现,同时招进来的只有我一个人没有过司考,这就是个悲剧。公司是不养闲人的地方,它要求你必须迅速有产出,随即便是大量的开庭,案件的区域管理,公司的律师管理,各种制度的制定。在过去的一年里,广州市区的各大法院都留下了我的足迹,整个粤东地区全部去考察过,都去开过庭。认识了很多律所的合伙人,自己小屁孩一个的与他们讨论案件,其实觉得自己就是在装,在聊天中赶紧吸收那些律师的观点,之后再仔细分析,久而久之,自己也就整理出了些思绪,能够与律师较为深入的聊案子了。始终悬着的是,我的司考。入公司第一年,司考是顺其自然的挂了,好在领导人特别好,每次在有其他领导提及司考话题的时候,我们领导不是帮我打圆场就是直接说我已经通过了,我是打心底的感激领导。

  关于在职复习司考

  在我心里总是有一个小疙瘩,不过司考终究不是个事情,两次350+的成绩让我很是困惑,该怎么复习呢?其实参加工作以后,环境就复杂起来了,各方面的关系需要打点,工作量本来就很大,往往是一天下来,根本都不想动了。一个信念始终支持着我,既然选择了法律,那么这个证书一定要拿到,2010年没有通过,那么我2011年再来,2011年没有通过我肯定要考2012年的司考;不管有多大的代价,不管后果将如何,考试是一定要过的,因为拖得越久,对自己的发展越不利。2011年,我早早的就开始准备了,这次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全面复习,稳扎稳打。3月份就开始看法条,之后就是直接做司考真题,然后看讲义。个人认为复习方式因人而异,找到适合自己就好,我的整体策略是前期复习是要求全面,不放过一个知识点,后期是按照重者恒重的规律,要求精确,要保证看过的知识点做题不能错。对每一个学科按照先宏观整体把握,后逐条分析法条,让常考知识点全部掌控于心。

  对于应试次数较多的考生,最大的问题不是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是心态的波动。年复一年面对同样的知识点,难免心生厌恶,我的方法是,把每个学科都当做小说来看,自己复习完了以后,找一个人或者在自己心里,把学科的知识点全部讲一遍,看看自己究竟掌握了多少;考试时心态波动也会有,踏上熟悉的考场,答题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时,对往届考试的心太会影响更大,因为我们会想,万一又过不了该怎么办!这时我们一定要hold住,做好大不了再来一次的心态;同时和自己说,这次考的话,就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考完一科丢掉一科,要努力给自己减压,否则真的很容易出问题。

  对于参加工作的考生,一定要平衡好工作与复习的关系;因为我们没有在校学生那么多时间来复习,所以要充分利用下班的时间。同时,有些考生复习还要尽量不被领导知道,否则可能会影响绩效考核,所以复习往往是偷偷的进行,这就更要求我们必须在工作时间里处理好全部的事情,尽量不把工作拖到八小时以外。要尽量缩减自己的应酬,那些可以缓些处理的关系暂时冻结,可去可不去的聚会、饭局尽量推脱,因为这些事情都可能影响你之前的复习,导致你又要重新进入状态。

  今年司考我是把中秋节假期和年假一起休了,凑出了10天的全日制复习时间,要知道对于正常运作的企业来说,你10天不在岗位上,就意味着其他同事要多做很多事情来填补你的不在。这10天,我把它称作黄金十天,这十天我手机关机,每天早上7点到图书馆,晚上11点离开图书馆,这种强度的复习,比高考时还要恐怖,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看书,我按照从卷三到卷一的学科顺序进行复习,把重要知识点一个一个重复,十天下来信心真的是增加了不少,这十天最惬意的事情就是每天晚上吹着凉风,看着劳碌一天的人们挤着公交回家,有一种很踏实的感觉。

  对于今年司考,我是属于把自己逼到绝路的人,考前的时间我看的特别重要,别人考前放松,我却不同,自己定好酒店以后,就把自己关在酒店里,考前的那天晚上看书看到12点半,早上6点半起来,继续复习,中午休息半小时,看刑法、刑诉,之后回酒店洗完澡休息一下,就看民法、民诉、第二天早上起来看商法,中午则看各种论述题的写法。考完以后,我几乎崩溃,因为两天加起来的休息时间不超过12个小时。我就是采用这种近乎自虐的考前复习,把自己逼到了绝路。不建议大家学我,这种方式对身体真的损耗挺大的,那两天我就给自己不断地灌红牛,咖啡,但是走出考场还是有种飘忽的感觉。更加悲剧的是,我考完以后周一还要上班,就是这种状态下,我在周一奔去了公司,完了又能处理高强度的法律工作,所以我觉得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有时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哈哈!

  2011年11月18日,成绩如愿出来,终于还是通过了。和集团法律部的领导通报了一下结果,没想到,领导第一句话就是,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中,还能通过司考,不容易!确实觉得不容易,但是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没办法,成年人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写下这些问题,算是对自己的交代,也是和大家分享一下在职考生的司考历程。相信每位考生都有自己的司考故事,但是我真的想和大家分享这段经历,这将是我宝贵的人生财富,我奋斗了,我无怨无悔。

  在校考生,真的要好好利用学校的学习时间,审慎的做出职业选择;在职考生,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记得自己最初的选择。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算是对自己这几年的总结。哈哈,其实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最初的选择是否正确,虽然还要面对标的总额近6000万的十个重大诉讼案件,虽然我这个周末肯定还要加班,但是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对于自己的选择,我无怨无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