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司法考试民诉考点:诉讼保障措施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1-02 05:57
人浏览

  【导读】司法考试民诉考点:诉讼保障措施。民事诉讼法在司法考试中占有的分值比例较大,而且民事诉讼法中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为了让大家在这个阶段的复习更加顺利,法律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2012年司考民诉考点精讲,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精彩推荐

  司法考试民事诉讼法考点之诉讼代理人

  司法考试辅导之民诉基本原则

  2012年司法考试考点:民诉当事人

  司法考试考点之民事诉讼证据种类

  (一)财产保全:为了保证判决结果得以实现

  1.几种财产保全的区别:(《民事诉讼法》第 92、93条,《民事诉讼法意见》第 317条、《仲裁法》第 28条)

  (1)提起时间:涉外财产保全可以在诉讼开始前或诉讼中提出;仲裁的财产保全要在仲裁过程中提起。

  (2)提起主体:诉前财产保全、涉外财产保全和仲裁程序中的财产保全是依当事人申请提起;诉讼中的财产保全可以依当事人申请也可以依法院的职权;

  (3)是否需要提供担保: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诉中财产保全法院可以责令当事人提供担保;涉外仲裁的财产保全应当提供担保。

  (4)起诉时间:提起诉前财产担保的申请人应当在15日内提起诉讼;提起涉外诉讼中的诉前财产担保的申请人应当在30 日内(无特延期规定)提起诉讼。

  2.财产保全的范围(《民事诉讼法》第94条,民诉意见第98、102条)

  a与本案无关的财物可以保全;

  b担保物可以保全[不能对抗担保物权];

  c对第三人的到期债权[被申请人没有其他财产可供保全];

  d不能重复保全

  3.二审前(民诉意见第103条)——当事人已经上诉,但二审法院尚未接到案卷

  一审法院采取;可以依职权 [诉中]

  4.仲裁中的财产保全――被申请人住所地、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基层法院采取,但涉外由中级法院采取)

  (小结)保全的管辖法院:诉前财产保全——财产所在地;仲裁证据保全——证据所在地法院(基层和涉外中级)

  (二)先予执行

  1.先予执行适用的案件范围:情况紧急。

  2.条件(《民事诉讼法》第97、98条) :明确性(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迫切性(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有能力(被申请人有履法律|教育网行能力)、依申请(法院不得依职权采取先予执行) 、诉讼中(案件受理后才可以采取,诉前不得采取) 、可担保(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民事诉讼法》第98条)

  3.先予执行的内容

  (1)可以是财产,也可以是行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等)

  (2)范围:诉讼请求内,以急需为限。(《民事诉讼法意见》第106条)

  (三)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

  1.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民事诉讼法》第102.103条)――诉讼过程中

  2.强制措施的种类与适用(《民事诉讼法》第100、105条,《民事诉讼法意见》第117、112、157条)

  (1)拘传――必须到庭的被告[a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b法定代理人如果属于必须到庭,也适用],两次传票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经院长批准。

  (2)拘留、罚款程序:必须院长批准;拘留可以提前解除;两者可以合并适用。

  (3)对单位的措施:区分违反协助义务,还是其他行为[注意罚款、拘留的适用顺序]

  a违反协助义务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对仍不履行协助义务的,可以予以拘留;

  b有其他行为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四)期间与送达

  1.期间的一般理论(《民事诉讼法》第75条)

  (1)期间的种类:法定期间和指定期间

  (2)期间的计算:

  1)计算单位: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

  2)计算方法:

  A.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

  B.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C.在途时间不包括在内(邮寄时间)。

  (3)期间的顺延(《民事诉讼法》第76条)

  1)法定情形: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

  2)当事人申请;

  3)申请时间: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

  4)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4)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间的延长(《民事诉讼法》第248、249条)

  境内无住所的当事人,被告提交答辩状、上诉期、被上诉人提交答辩状的期间均为 30 日,但是当事人可以申请延期,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与期间的顺延有两点区别:1)这里申请延长期限没有强调法定事由;2)期满前申请。

  2.送达(《民事诉讼法》第78、79条)

  送达方式:直接送达(本人或同住成年家属)、留置送达(适用于拒绝签收的情形)、委托送达(受托人为其他法院)、邮寄送达、转交送达(适用于军人和被监禁的人)、公告送达(公告期 60 日,对境内无住所的人 6个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