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司考国际法复习笔记【图】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1-03 09:48
人浏览
2011年司考国际法复习笔记第一章、 导论(一)、国际法的概念和特征(二)、国际法的渊源

   1) 国际条约:最主要的渊源(契约性条约和造法性条约)2) 国际习惯:最古老的渊源构成要素——A、物质要素或客观要素,即各国反复一致地从事某种行为的实践B、心理要素或主观要素,即各国认为具有法律约束力3) 一般法律原则:如:善意、禁止反言4) 确立国际法原则的辅助方法:A、司法判例 B、各国国际法权威学者的学说 C、国际组织的决议

(三)、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我国

   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方法:A、直接适用 B、并行适用 C、转化适用国际习惯在国内的适用方法:A、宪法并没有明确规定 B、民事范围的国际习惯,可在国内法和条约之后做补充

(四)、国际法基本原则

   特征:A、各国公认 B、具有普遍意义 C、构成国际法基础 D、具有强行法的性质主要内容:1)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国家主权的表现:A、对内最高权 B、对外独立权 C、防止侵略的自卫权2) 不干涉内政原则(法律教育.网整理)“内政”不是一个单独的地域上的概念判断内政的标准(缺一不可): A、是否本质上属于国内管辖的事项 B、该事项中的行为是否违背已经确立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3) 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首先使用武力,即构成侵略行为的明显证据,但联合国安理会可以根据情节及后果确定是否构成了侵略行为。4)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5) 民族自决原则——只严格适用于“殖民地民族的独立”6) 善意地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第二章、 国际法主体(一)、目前公认的国际法主体

   1) 主权国家2) 政府间国际组织3) 某些特定的民族解放组织

(二)、国家

   构成要素A、定居的居民 B、确定的领土 C、政府 D、主权类型A、单一国 B、复合国(邦联和联邦)基本权利A、独立权 B 、平等权 C、自保权 D、管辖权(属地、属人、保护、普遍)国家主权的豁免1) 含义:指非经一国同意,国家的行为及其财产不受或免受他国管辖2) 表现:在司法豁免方面3) 放弃条件:必须“自愿、特定、明确”明示放弃 通过条约等明白的语言文字表示放弃

构成: A、国家作为原告在外国法院起诉 B、正式出庭应诉 C、提起反诉 D、作为利害关系人介入特定诉讼不构成:A、国家在外国领土范围内,从事商业行为 B、国家或其授权代表,为了主张豁免权,出庭阐述立场或者作证 C、要求法院宣布判决或裁决无效


默示放弃

4) 豁免原则的发展:认为国家的商业行为不应享有豁免权

国际法上的承认特征1) 承认的主体:包括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2) 承认的对象:包括新国家、新政府、民族解放组织、交战团体、叛乱团体3) 承认的性质:既是法律行为,又是政治行为,但不是法律义务。4) 承认是一种单方行为,承认引起的法律关系是有限的,只限于一定的范围,只有在双方建立外交关系后,才能产生全面的权利义务关系表现形式明示承认(法律教育.网整理)

认为是承认:a、建立外交关系 b、缔结政治性条约 c、正式接受领事 d、正式投票支持参加政府间国际组织不认为是承认:a、共同参加多边国际会议或国际条约 b、建立非官方或非完全外交性质机构 c、某些级别和范围的官员接触
默示承认

(4+3) 种类、后果法律承认:具有溯及力,可追溯至新国家或新政府成立时事实承认:具有片面性和过渡性,比较模糊,可随时撤销新国家和新政府的承认新国家的承认——发生在四种情况下:a、国家独立 b、国家合并 c、国家分离 d、国家分立新政府的承认——一般只发生在一国由于剧烈的社会革命或政变而产生新政府情况下,与新国家一起诞生的新政府和各国平稳的政府更迭都不产生国家法中政府承认的问题国际法上的继承★国家继承分为:国家继承、政府继承、国际组织继承 【国家继承最重要】1) 条约继承:约定——无约定: a、领土条约:继承 b、人身条约:不继承不同的领土变更情况不同,条约继承也不同a) 国家合并——部分不及整体,仅对原部分有效b) 国家分离或分立——整体影响部分c) 领土部分转移——随领土发生转移效力d) 新独立国家——独立自主决定2) 非条约继承:a) 财产继承——a、不动产:随领土一并转属继承 b、动产:领土实际生存原则,随其最密切联系原则一并转移b) 档案继承——:协议 无协议(就:领土实际生存原则)3) 债务继承:(法律教育.网整理)a) 国家债务,不包括:地方化债务、恶债、本国政府对外国私人所负债务、本国私人对外国政府所负债务b) 合并:全部转属继承c) 分离、分立:协议——无协议,公平的按比例转属继承国d) 独立:不予继承,除非另有协议

  编辑推荐:

  司法考试名师杨帆全面解析国际三法

  2011年司法备考之国际法复习资料海洋法

  司法考试国际经济法领域的其它法律制度汇总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