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自己如何申报工伤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7-27 12:50
人浏览

  现在大家都是会去缴纳社保,社保里面有一项保险是工伤保险,这个保险是当大家在工作的时候出现工伤是可以申请补助的,但是很多的人都是不知道去怎么申请的,所以自己如何申报工伤?下面法律快车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个相关的知识点。

  一、自己如何申报工伤

  工伤申报申请

  申请人按规定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供相关的材料。

  工伤申报受理

  1、 保险科接到申请后15日内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应当受理,对不属于本管辖的告知申请人。

  2、申请材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在30日内补齐材料。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劳动合同复印件1份;

  (二)医疗诊断证明(病历、费用清单、检查单等)复印件1份;

  (三)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四)交通事故的,提供交警部门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如受伤职工为驾驶员的附驾驶证复印件;

  (五)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事故伤害的,需提交公安部门或法院的有关证明;

  工伤认定

  1、 经审查符合认定条件的60日内(特殊情款可以延长30日)做出工伤认定结论通知并告知单位和个人。

  2、 对不能提供劳动关系货事实劳动关系证明的,告知申请人提起劳动仲裁以确定劳动关系,仲裁时间不累计在受理的规定时间内。

  3、 对不符合认定条件的要告知申请人。

  4、 对认定为工伤的发工伤证。

  工伤鉴定

  停工留薪期满或资料伤情基本稳定的,申请人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伤残等级

  工伤保险待遇

  经鉴定符合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条件的,申请人想社保中心申请待遇审核。根据核定的待遇,社保中心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工伤职工给付待遇。

  二、申请工伤认定应提供什么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三、单位应如何申报工伤保险

  一、申报时效

  《工伤认定办法》第三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按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申报工伤应提交的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受伤职工、受伤时间、受伤地点、受伤原因、受伤经过、救治情况、伤者意见、单位意见及公章等);

  (二)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职工名册、受伤月份工资发放单、考勤记录、产量记录等);

  (三)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诊断证明、病历)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鉴定);

  (四)受伤害职工的身份证复印件;

  (五)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还应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或其他有效证明。

  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操作程序

  (一)受理

  15个工作日内根据提供的材料作出受理、不受理、补正书面通知书。

  (二)调查认定

  作出受理决定之日起60日内完成认定工作,并形成书面决定(工伤或视同工伤的认定决定和不属于工伤或不视同工伤的认定决定)。

  (三)送达

  作出认定决定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送达当事人。

  四、不予受理的范围

  (一)超出规定申报时效的(伤害事故发生在1年以前);

  (二)伤者不在法定就业年龄段内的;

  (三)无法定用工主体的;

  (四)统筹地区以外的;

  (五)不在法定管辖权限内的。

  五、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单位申报时提供的所有复印件应加盖单位公章;

  (二)职工或者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三)道路交通事故必须出具交警部门的相关认定决定或证明,派出所出具的无效;

  (四)死亡事故应出具死亡证明;

  (五)直系亲属得出申请的,应提供直系亲属关系证明;

  (六)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人民法院的判决或其他证明。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关于自己如何申报工伤的相关介绍,在申报工伤之前要去认定工伤,工伤认定成功之后,就可以去准备相应的材料的,这样在申请的时候才可以很成功,也比较节省时间,理解些流程之后,申请起来也会比较成功。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