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哪些情况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1-17 13:55
人浏览

  根据最高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行政诉讼申请国家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有以下几类行为,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国家赔偿。

  1、违法采取对妨碍诉讼的强制措施的,包括4中行为。

  (1)对没有事实妨碍诉讼行为的人或者没有证据证明实施妨碍诉讼的人采取司法拘留、罚款措施的。

  (2)超过法律规定期限实施司法拘留的。

  (3)对同一妨碍诉讼行为重复采取罚款、司法拘留措施的。

  (4)超过法律规定金额实施罚款的。

  2、违法采取保全措施的,包括5种行为。

  (1)依法不应当采取保全措施而采取保全措施或者依法不应当解除保全措施而解除保全措施的。

  (2)保全案外人财产的(但案外人对案件当事人负有到期债务的情形除外)。

  (3)明显超过申请保全数额或者保全范围的。

  (4)对查封、扣押的财物不履行监管职责,严重不负责任,造成毁损、灭失的(但依法交由有关单位、个人负责保管的情形除外)。

  (5)变卖财产未由合同评估机构估价,或者应当拍卖而未依法拍卖,强行将财物变卖给他人的。

  3、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也就是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民事制裁决定、调解书、支付令、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以及行政处罚、处理决定等执行错误的,包括6种行为。

  (1)执行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民事制裁决定等法律文书的。

  (2)违反法律规定先予执行的。

  (3)违法执行案外人财产且无法执行回转的。

  (4)明显超过申请数额、范围执行且无法执行回转的。

  (5)执行过程中,对查封、扣押的财产不履行监管职责,严重不负责任,造成毁损、灭失的。

  (6)执行过程中,变卖财物未由合法评估机构估价,或者应当拍卖而未依法拍卖,强行将财物变卖给他人的。

  以上是该解释列举的具体应赔偿的行为,当然还包括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执行过程中违反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另外,解释第5条也规定了另一种情形,即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诉讼或者执行过程中,以殴打或者唆使他人以暴力行为,或者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死亡的,比照国家赔偿法规定赔偿。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