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遭人身攻击网民欲告百度 删除链接报价900元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1-06 07:06
人浏览

  12日,广州市民李某(化名)在博客上诉苦,称自己陷入了网络危机,为危机公关忙得不可开交,但以失败告终。无奈之下,他只得向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度”)寄送了律师函,希望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困扰他多时的网络侵权问题。

  无独有偶,昨天新华社播发河南一所学校的校长因被多家网站称为“中国最疯狂敛财的校长”,而以网帖内容严重失实、网站拒绝删帖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为由,将发帖人及拒绝删帖的网站告上法庭,要求其立即删除侵权文章,为他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各项经济损失5万元。

  面对强大网络,个人公关无功而返

  早在去年年初,朋友告知李某说通过百度搜索到关于辱骂他的一些帖子,点开链接分别可以看到百度空间、凤凰博客、新浪博客里关于对李某人身攻击性的内容。

  李某上网搜索发现,那些带有人身攻击的辱骂内容的帖子完全失实,明显是有人故意报复。于是,李某马上通过网络和电话联系发帖的网站和论坛,要求他们删帖,不要骚扰自己的正常生活。

  李某花费大量精力“折腾”后,新浪、凤凰、阿里巴巴等网站的论坛和博客管理人员答应尽快删帖。本来以为此事可以告一段落,结果他发现并非如此简单——在百度上输入名字和单位名称后,依然能搜到各网站删除之后的标题和链接,尽管部分链接是“死链”。

  为此,李某多次向百度投诉,要求百度尽快停止散播恶意博客内容。据李某称,百度方面回复“百度搜索技术系自动网上抓取信息”,无权也无法删除“恶意信息”。

  本报记者12日就此事咨询百度,相关负责人员表示,之前接到李某投诉与其沟通过多次,百度已经处理过此事。但是,百度删除帖子和链接需要通过相关的程序,最后由技术部门来负责删除。

  李某表示,百度早在一年前就承认网页存在恶意攻击,承诺删改,但“这相关程序处理时间至少拖了一年多”。

  删链接报价900元,是讹诈还是真事

  记者按照李某的描述,搜索其姓名和单位,果然搜出来的帖子内容是关于对李某人身攻击性的帖子。

  早在一个月前,恰巧有人在MSN加记者为好友,询问记者是否需要百度删帖删链接。记者搜索“百度删帖”关键词,弹出相关页面共计54万多个,其中有不少打着网络危机公关的名义兜售删帖删链接服务,其中不少还留有400专用服务电话。

  当记者电话提出删帖删链接的要求后,广州一家网络公关公司客服人员报价900元,承诺帮助删除百度搜索的首页首条链接,并保证可以开展跟踪服务,一旦再次出现,可以在24小时内删除,实现永久屏蔽。在网上,记者还检索到多个从事专业删除的个人广告。

  记者就此问题咨询百度相关负责人,这位负责人没作出正面回应。

  专家建言?

  网站内容失实搜索引擎担责

  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内容。帖子如果失实,网站应不应该承担责任?南日律师事务所律师尹鹏认为,侵权内容的链接是通过网络搜索服务提供者的搜索引擎搜查出的结果,网络搜索服务提供者除了应删除链接外,还负有后续的审查义务。

  从事互联网传播研究的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董天策教授则认为,审查内容链接不太现实,互联网如此海量信息,而且提供的是免费搜索,内容链接的审查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广州分所高级合伙人王思鲁表示,如果网站因为容量大而放弃必要的核实和把关义务,则很容易因为侵权而受到法律的追究。因此,完善互联网管理机制,建立网络内容失实责任追究制度,已经刻不容缓。(记者 杨大正)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