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超过了医疗事故诉讼时效怎么办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8-09 19:37
人浏览

  民事诉讼法上的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医疗事故的诉讼时效要根据案由确定,一般不超过三年。那么超过了医疗事故诉讼时效怎么办?提起民事诉讼请求还能得到支持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接下来就为大家解答一下有关超过了医疗事故诉讼时效怎么办的相关法律问题。

超过了医疗事故诉讼时效怎么办

  一、超过了医疗事故诉讼时效怎么办

  医疗事故超出诉讼时效的,在法律上失去胜诉权,但仍然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被告不主张已超出诉讼时效,法院不得自行适用诉讼时效规定;如果被告主张已超出诉讼时效,法院应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医疗事故的诉讼时效,是指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权利的时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的规定,医疗事故的案由有两种,一种是侵权,一种是合同,相应的诉讼时效,按侵权是一年,按合同是两年。医疗事故诉讼时效的起始时间是从知道或应该知道损害或医疗服务合同违约开始计算。

  二、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

  (一)权利人起诉。向法院提起诉讼是权利人主张权利的最有效、最典型的方式,起诉是诉讼时效中断的一个重要原因,不仅向法院起诉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向卫生行政部门等医疗事故处理机关申请也能导致诉讼时效的中断。

  (二)权利人直接向义务人提出请求,要求其履行义务,这也是实践中比较普遍的诉讼时效中断的原因之一。

  (三)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义务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向权利人表示同意履行,也可以中断诉讼实效的进行。

  三、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

  (一)不可抗力,指的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自然灾害和非出于权利人意思的“人祸”,例如瘟疫、暴乱等。

  (二)法定代理人未确定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见》第172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或者法定代理人本人丧失行为能力的,可以认定为因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中止。

  (三)其他。

  通过以上法律快车小编对超过了医疗事故诉讼时效怎么办的相关内容整理,我们可以知道,对于超过医疗事故诉讼时效的,当事人还可以提起民事诉讼,但是其诉讼请求是否能得到支持,还是要看是否有法定事由,毕竟国家对于权利的保护是有期限的。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