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4岁男孩猝死引发医疗纠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1-12 02:15
人浏览

核心提示

10月16日中午,临川区太阳镇邓家村一名4岁男孩在当地村卫生所就医,数小时后突然死亡,医患双方对小孩死因责任各执一词。经有关部门多次调解,双方达成赔付协议。

  

孩子治病后死亡

临川区太阳镇邓家村7小组村民邓小友(化名)有一个4岁儿子,名叫小健(化名),活泼聪明,深得家人喜爱。据邓小友介绍,10月14日,他发现儿子咳嗽,便只身来到该村卫生所让医生邓大朋(化名)开了点药给儿子吃。在小健没有到场看病的情况下,邓大朋开了些止咳药和消炎药给他。次日,儿子咳嗽未好转,并且伴随发烧。16日8时45分左右,他带着儿子来到该村卫生所看病。邓大朋给他开了药方,说要打吊针。由于病人较多,邓大朋忙得抽不开身,便由他妻子配了第2瓶药,并由其给小健插针。在打吊针前,邓医生未给小健做皮试。

邓小友告诉记者,打第1瓶药水时,儿子没有出现异常现象。打第2瓶药水5分钟左右,小健指着脚背插针的地方喊疼,并说脚背里面很胀。邓小友当即将情况告知邓大朋夫妇二人。邓大朋说,打针自然会有些痛,没事的。为了不让儿子喊疼,邓小友拿出手机给儿子玩,儿子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到打游戏上,便不再喊疼。打完第2针后,邓小友发现儿子流出了泪水。他没多想,带着孩子回家了。

当日10时许,小健回到家后,像往常一样在外面玩耍。当日12时40分左右,家人为小健准备了一碗稀饭和毛豆等素菜。稀饭吃到2/3的时候,小健的鼻孔突然流血。血不是很浓,带点淡黄色。两分钟后,小健脸色变成青紫色,神志开始模糊,呼吸困难。邓小友急忙骑摩托车将孩子送往太阳镇卫生院。到达该院后,接诊医生告知小健已经停止了呼吸。邓小友又急忙将儿子送到临川区第二人民医院,经医生诊断,小健已经死亡。

  

医生怀疑死于食物堵噎

10月18日,记者找到村卫生所邓大朋夫妇。邓医生向记者解释称,14日那天,邓小友到该所没带儿子来看病,只是说买治疗咳嗽的药,所以他就开了药给他。16日,邓小友带儿子来看病,当时看病的人较多,他太忙了。在给孩子检查后,他便开了打吊针的药方。他说,打吊针的药水是他亲自配制的,他妻子只是帮忙照看病人。邓医生承认自己在打吊针前,的确没有给小健做皮试。对于打第2瓶药水期间,小健喊脚疼的问题,他认为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

采访中,邓医生的妻子说,她只是帮忙给小健插了针,但没有配药。至于孩子打完第2针后出现流眼泪的情况,邓医生夫妇俩均表示当时不知此事,他们怀疑小健是由于食物堵噎致死的。

医生补偿29600元

小健的突然死亡是否为治疗不规范所致呢?对此,记者采访了太阳镇卫生院邓院长。邓院长说,孩子的死因比较奇怪,但可以排除孩子是被毛豆或是米饭噎死的,因为4岁的孩子即使气管被毛豆、米饭等堵住,也不会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死亡。邓大朋医生开出的药水中有头孢曲松纳,按照规定,注射菌类药应该先做皮试。如果不做皮试,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过敏现象。

对于邓医生妻子给患者插针的行为,邓院长认为是错误的。非医务人员,不得违规治疗病人。如果连打针的药水都是邓医生妻子配制的话,她犯的错就更严重了。

事故发生后,医患双方就孩子死亡的赔偿问题进行了协商,未果。10月20日下午,经当地村干部和镇卫生院多次组织双方进行商谈与调解,双方达成了赔付协议,邓医生同意给予死者家属29600元的补偿费。(何漫华)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