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法院判决多久后可以上诉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2-10 19:43
人浏览
导读:法院判决后15日可以上诉。民事纠纷上诉流程是,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调解,合议庭作出裁决,依法宣判,执行。

  一、法院判决多久后可以上诉

  法院判决后15日可以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民事纠纷上诉流程怎么走

  民事纠纷上诉流程:

  1.写诉状,提起上诉

  写诉状要有好的构思和设计,否则,不仅会影响诉讼结果,有时还会造成费用的损失。

  2.开庭

  开庭程序主要包括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法庭调查阶段的举证、质证是专业性很强的诉讼行为。辩论阶段是充分阐述支持自己主张的事实理由和法律依据的时候。其目的是说服法官和对方当事人认可自己的观点。辩论结束后等待法院判决。

  3.判决

  开完庭后作出判决是法院的工作。

  4.执行

  判决生效后,如当事人不在判决确定的期限内主动履行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应及时申请法院执行。拒不履行判决法院可以采取拘留、罚款措施,严重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法院判决后

  三、民事案件上诉费由谁承担

  法律快车提醒您,民事案件上诉费的承担需要根据下列情节分别确定:

  1.上诉案件撤诉的,诉讼费用由上诉人负担。

  2.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由上诉人负担;双方都上诉的由双方负担;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的第二审判决一并撤销一审判决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一、二审诉讼费用均应由被诉行政机关负担。

  3.当事人一方或双方都上诉,二审人民法院改判的,除了当事人负担二审诉讼费用外,二审法院还应相应地变更第一审法院对诉讼费用负担的决定。

  4.上诉案件经调解达成协议的,第一、第二审全部诉讼费用由当事人协商负担;协商不成的,由二审法院决定。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