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陆江:对物流发展的几点看法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18 00:33
人浏览
当前出现了物流热,其原因首先是经济发展的结果;第二、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特别是产品结构的需要,现在市场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品的周期寿命很短,替代的产品越来越多。所以,产品的竞争力要提高,必须要降低成本,就必须搞物流的现代化;第三、是流通方式创新的需要。现在买方市场的出现,必须要从服务上增值,要搞现代的流通方式;第四,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大的跨国物流公司的进入,使得中国的物流企业必须加快调整整合。尽管我国物流发展得很快,但是是刚刚起步,还很落后,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对物流发展的几点看法:
一、要充分发挥企业物流的作用.制造业的物流是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企业物流的作用。
由于我们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即大而全、小而全思想的影响。所以,我国制造业物流的发展水平比较低,速度也很慢。这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从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来看,要充分利用现有制造业的物流资源,对其进行整合,积极推动企业物流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因此,企业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共同发展,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二、物流中心是供应链发展的一个中心环节。
我国的仓库资源规模很大,但现在仓库普遍功能不强。大多只是储存的功能,很少能有配送的功能,而且分散在各个企业中,仓库的管理、社会化的程度也不高。由于我国仓库管理的落后,使仓储的设施利用率不到40%。因此,要发展现代物流,必须对传统的仓储业进行整合和改造,以提高物流的服务水平和资产的利用水平。
三、物流基地的建设要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近几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很快,不断的升温,我国许多地方越来越重视物流基地和园区的建设.但是,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物流基地的建设必须和当地物流市场的需求相结合。切忌建起以后,无人进驻,有场无市。当前,尤其要重视利用现有的物流资源,进行改造和提升,不能都推倒重建。
四、标准化、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基础。
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标准化、信息化的程度差距很大,对物流作业环节使用的设备及包装、运输、装卸流通环节,都缺乏必要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导致物流的效率普遍不高。我国目前的托盘标准总数就是7000万个,规格标准多不统一,难与国际接轨,增加了企业出口的成本,也降低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物流企业大多还没有物流信息系统,不同物流模式的信息系统都设计的比较落后,信息缺乏相互连接和共享。所以,我国物流业要在更大范围、更广的领域,或者是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竞争,必须要从基础做起,来大力的推进标准化和信息化的进程,尽快和国际物流接轨。
第五点,人才是现代物流的关键。
我国大学本科以上的物流人才今年有3000人,加上其他培训,一共是六七万人,所以现在物流人才还是奇缺的,很多都是半路出家。今后物流培训要结合我国物流发展的具体实践,注意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培训方法和培训教程,来着力培养我国物流的实用性人才,特别是物流管理师和物流技术工程师的培训。
作者:陆江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