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如何流转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4-29 11:02
人浏览

  现实生活中,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是农民获得金钱的重要方式,那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如何流转?什么人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如何流转

  (一)转包

  转包主要发生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农户之间。转包人是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受转包人是承受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的农户。转包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不变,受转包人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使用的权利,获得承包土地的收益,并向转包人支付转包费。转包无需发包人许可,但转包合同需向发包人备案。

  (二)出租

  出租主要是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出租人是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承租人是承租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外村人。出租是一种外部的民事合同。承租人通过租赁合同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承租权,并向出租的农户支付租金,农民出租土地承包经营权无需经发包人同意,但出租人需向发包人备案。

  (三)互换

  互换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之间,为方便耕种和各自需要,对各自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交换。互换是种互易合同。互易后,互换的双方均取得对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丧失自己的原土地承包经营权。双方农户达成互换合同后,还应与发包人变更原土地承包合同。《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0条规定:“承包方秒年为方便耕种或者各自需要,可以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互换。”

  (四)转让

  转让是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移给他人,转让将使农户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权。因此,对转让必须严格条件。在承包方与稳定的非农收入或其他经济来源的情况下,方可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是农民有了切实的生活保障,否则不应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倘若没有切实的生活来源,一旦遇到风险,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可能流离失所,造成社会不稳定。转让的对象应限于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具备转让条件的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应当经发包方同意。

  (五)入股

  即承包方将承包土地使用权入股,参加农业股份制,农业股份合作制或实行“股田制”,并以入股股份作为分红依据。主要是有些地方为保护规模经营产业区,在土地延包时才土地承包权确权到户,使用权入股分红的一种流转方式。

  (六)反租倒包

  是原承包给农户的土地,由发包方反租回来,再重新发包或由集体直接经营。主要用以发展高效农业,创建科技示范区等。

  (七)退包

  是指承包户在承包期内把承包土地退交给集体,由集体重新发包的行为。退包的原因是这些农户因从事二三产业或外出打工,自己无力耕种又不愿交由其他农户经营。

  (八)抵押

  我国现行法律只允许“四荒”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而大量的家庭承包方式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不允许抵押的。

  (九)继承

  “四荒”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地承包经营权可继承,之外的家庭承包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不能继承。

  (十)代耕

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继承吗

  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存在继承问题,因为本身就是以家庭为单位承包的。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家庭承包是以农户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的承包,当农户家庭中部分成员死亡的,由于作为承包方的户仍然存在,因此不发生继承问题;家庭成员全部死亡,家庭消亡,即户不存在的,更不发生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问题,应当由发包方收回承包地。但承包方应得的承包收益可以继承。

  三、什么人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

  (一)所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第六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村常住人员,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1、本村出生且户口未迁出的;

  2、与本村村民结婚且户口迁入本村的;

  3、本村村民依法办理领养手续且户口已迁入本村的子女;

  4、其他将户口依法迁入并经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接纳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

  (二)同时,第七条规定,原户口在本村的下列人员,依法享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1、解放军、武警部队的现役服役义务兵和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士官;

  2、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

  3、已注销户口的刑满释放回本村的人员。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如何流转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不是所有人都当然的获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