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国家助学贷款法律法规梳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1-09 10:45
人浏览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涉及到或是具体规定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宪法、基本法律、部门规章和其它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在法律的效力等级上,宪法处于金字塔的顶端,所以,目前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法律制度即是以此宪法性规定为依据构建的。

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进行规定的基本法律主要有1995年《教育法》以及1999年《高等教育法》。但这两部法律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规定只是原则性的。如《教育法》在第三十七条规定:“国家、社会对符合入学条件、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少年、青年,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高等教育法》也只是在第九条及第五十四条笼统地规定:“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国家采取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和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学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

专门具体规范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法律文件是效力层次较低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1999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出台了《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开始试点,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又出台了《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补充意见》,至此国家助学贷款在全国全面推开。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