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公司股权质押合同怎么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8-11 07:50
人浏览

  在经济生活中,公司或者企业可能为了项目的需要或者是其他目的要进行融资,此时就会采取股权质押进行担保,我国担保法关于股权质押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公司股权质押合同怎么写呢?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疑惑。

  一、股权质押的法律规定

  我国《担保法》第四章质押中包括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其中的权利质押就包括关于股权质押的内容,依法确立了我国的股权质押担保制度,《担保法》第75条第2款规定“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可以质押”。

  我国《担保法》第64条规定,“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

  《担保法》第78条第1款规定,“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票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

  由此可见,股权质押合同是要式合同,根据股权质押合同是要式合同的法律特征,即质权的成立,不仅需要当事人订立契约,而且要以交付设质标的物为必备条件。

  而股权是公司的投资人基于股东资格,依照公司法律制度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在公司中享有以认缴出资为核心内容的权利;股权的基础是社员权,产生于股东的地位或者资格;股权转让须经过股东会决议和办理工商变更登记,因此,《担保法》采取股权质押登记作为质押成立的必备要件,以质押登记代替股权的转移和实际占有。

  同时,《担保法》规定以公示作为质押合同生效的必备要件,并以此对抗第三人。《担保法》第78条规定,以有限公司的股份出质的,适用公司法股份转让的有关规定,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

  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设立股权质押,按照《关于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质押合同除满足《担保法》的有关规定外,尚需经过审批机关批准,并向原登记机关备案,是该质押合同的生效要件和对抗要件。未按规定审批和备案的,质押合同不能成立。

  二、公司股权质押合同怎么写

  股权质押合同范本

  出质人(以下称甲方):__________

  质权人(以下称乙方):__________

  为确保甲、乙双方签订的______年__________字第__________号合同的履行,甲方以在__________投资的股权作质押,经双方协商一致,就合同条款作如下约定:

  第一条 本合同所担保的债权为:乙方依贷款合同向甲方发放的总金额为人民币__________(大写)元整的贷款,贷款年利率为__________,贷款期限自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至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第二条 质押合同标的

  (1)质押标的为甲方(即上述合同借款人)在__________公司投资的股权及其派生的权益。

  (2)质押股权金额为__________元整。

  (3)质押股权派生权益,系指质押股权应得红利及其他收益,必须记入甲方在乙方开立的保管帐户内,作为本质押项下贷款偿付的保证。

  第三条 甲方应在本合同订立后10日内就质押事宜征得__________公司董事会议同意,并将出质股份于股东名册上办理登记手续,将股权证书移交给乙方保管。

  第四条 本股权质押项下的贷款合同如有修改、补充而影响本质押合同时,双方应协商修改、补充本质押合同,使其与股权质押项下贷款合同规定相一致。

  第五条 如因不可抗力原因致本合同须作一定删节、修改、补充时,应不免除或减少甲方在本合同中所承担的责任,不影响或侵犯乙方在本合同项下的权益。

  第六条 发生下列事项之一时,乙方有权依法定方式处分质押股权及其派生权益,所得款项及权益优先清偿贷款本息。

  (1)甲方不按本质押项下合同规定,如期偿还贷款本息,利息及费用。

  (2)甲方被宣告解散、破产的。

  第七条 在本合同有效期内,甲方如需转让出质股权,须经乙方书面同意,并将转让所得款项提前清偿贷款本息。

  第八条 本合同生效后,甲、乙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除经双方协议一致并达成书面协议。

  第九条 甲方在本合同第三条规定期限内不能取得__________公司董事会同意质押或者在本合同签订前已将股权出质给第三者的,乙方有权提前收回贷款本息并有权要求甲方赔偿损失。

  第十条 本合同是所担保贷款合同的组成部分,经双方签章并自股权出质登记之日起生效。

  甲方:(公章)

  法定代表人 (或委托代理人):(签章)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乙方:(公章)

  法定代表人 (或委托代理人):(签章)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通过上文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公司股权质押合同怎么写以及相关知识,当你需要书写一份股权抵押担保合同,可以借鉴小编为您提供的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责任编辑:周末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