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思考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1-06 17:20
人浏览

  内容摘要: 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效应,引导社会资金设立主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企业,支持中小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发展。4.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体系,缓解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中小企业经营面临很大困难。中央和各级政府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大财税、信贷等扶持力度,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积极变化,但发展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贷款难、担保难、融资难问题仍十分突出,是当前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有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当前,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有利于扩大就业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有利于激活民间投资,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对加快构建我国内需主导、消费支撑型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原因

  造成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因素很多,总的来看,主要可归于以下几个方面。

  1.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不够完善。随着近年来《中小企业促进法》等的颁布,“非公经济36条”的出台,我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正逐步健全,但仍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中小企业在贷款、担保、债券发行与上市融资等方面仍然处于不利地位。

  2.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足。近年来,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继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许多银行还成立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但受各种因素影响,相当一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仍然是以面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为主,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落实不够。

  3.中小企业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身素质差、技术含量低、资信情况不透明、诚信度低等情况,客观上制约其融资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中小企业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缺乏高层次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对现代金融工具和融资方式缺乏了解,难以进行有效的资金运作。

  4.信用环境不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融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仍显滞后,相关部门建立的信用数据系统相互封闭,缺乏完善的信用风险评估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还缺乏强有力的监测。社会信用体系的欠缺和不完善,客观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建议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项涉及面广、系统性强的工程,需要政府、银行、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相互配合、通力协作和共同努力。本文建议从“加强政策保障、改善金融服务、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担保体系、提升企业素质、优化信用环境”六个方面,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帮助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1.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环境,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当前,要进一步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全面落实细化《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清理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法律法规,取消对中小企业在产业准入、上市发债、项目投资等方面的不合理限制,扩大市场准入范围,降低准入门槛,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拓宽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健全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注重培育社会中介组织,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社会化的公共服务,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融资能力。

  2.搭建政银企沟通交流平台,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第一,支持搭建融资沟通交流平台。中小企业融资难,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各方面协调对接和沟通力度不够。可由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牵头,相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参加,建立起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定期或不定期通报国家最新政策变化情况,交流各方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有关经验及做法等,通过打造沟通服务平台,加强政策协调,发挥各方合力。

  第二,鼓励各地区充分发挥地方金融作用,大力发展区域性的中小金融机构如地方性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等,实施错位竞争,培育地方金融机构服务地方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合作社、城市信用社的改制重组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第三,鼓励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快建立各级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业机构,根据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不断开发适合我国中小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优化贷款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有关金融监管机构在开展监管过程中,可对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实行差异化的监管政策,也可根据各类金融机构的特点,设定中小企业贷款在银行资产中的不同比例。

  3.利用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第一,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2009年5月,我国创业板正式启动,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加上已经运行6年的中小企业板,可以说目前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正不断健全。今后,应进一步完善和壮大创业板、中小企业板市场,扩大市场容量,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各地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也应加大对中小企业改制上市的引导和推动力度,完善扶持中小企业改制上市的政策措施,破除影响和阻碍中小企业改制上市的困难与障碍,鼓励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加快发展。

  第二,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是由一个机构作为牵头人,几家企业一起申请发行的债券,也即“捆绑发债”。作为中小企业重要的融资途径,中小企业集合债试点工作2007年3月已启动。当前,应在总结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扩大集合债券发行范围,并在发行审批、担保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第三,积极培育和发展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通过产权交易市场进行收购、兼并、重组、参股、控股、交易、转让、租赁等,为各类中小企业实施资产重组,搞好资本运营,实现企业资本扩张提供交易平台。

  第四,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效应,引导社会资金设立主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企业,支持中小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发展。

  4.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体系,缓解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

  第一,完善担保服务体系。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作为连接企业与银行的信用桥梁,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提高企业信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应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建立“一体两翼三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一体”指以政策性担保机构为主体;“两翼”指商业性担保和民间互助性担保为两翼;“三层次”指省、市、县(市、区)分级组建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其中省级担保机构主要为一般担保企业提供再担保,分散一般担保企业的风险压力。

  第二,加强管理,提高担保机构素质。制定行业准则和行业标准,引导担保机构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开展对担保机构的资信评级和绩效考核,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多层次培训,提高担保机构资信水平和业务能力。拓展担保功能,鼓励担保机构开展股权投资等创新业务,增强担保机构实力。

  第三,加大对担保机构的财政支持力度。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高、收益低,社会效益高、自身的经济利润低,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因此,要适当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由财政对担保机构按照实际担保金额的一定比例给予风险补偿,降低担保机构经营风险。综合利用营业税减免、各项准备金税前提取、资本金注入等扶持政策,提高担保机构融资担保能力。转变财政投入方式,将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由直接投入企业向重点支持担保体系建设上倾斜,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第四,扩大抵押担保品范围。一是简化手续,降低费用,完善土地、房屋、设备等物权作为抵押担保品的制度体系。二是鼓励使用发明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作为抵押担保品。三是支持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收账款、仓单等纳入抵押品范畴。

  5.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增强企业融资能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根本上说还需要企业练好内功、提升素质。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改善和规范财务运行质量。要加大中小企业的培训力度,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宏观调控、产业政策、创业培训、财务知识及信息化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要着力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有关部门要围绕促进中小企业创业成长这一主题,积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库,对不同行业、规模的企业实施分类指导,有针对性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大企业、大集团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依托大企业加快发展。

  6.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改善中小企业信用环境。信用不足或缺失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需求信息及风险信息收集难度大。因此,政府要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组织相关部门构建统一的中小企业社会征信系统和运行机制,扩大征信系统的覆盖面和信用信息的采集面,尽可能详细地提供企业纳税情况、企业及法定代表人个人银行信用记录、对外担保、法律诉讼、履约情况等信息,增加企业信用信息的全面性、实用性和透明性,对企业自觉履约形成约束,增强企业诚信意识,提高融资能力。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违约中小企业的惩罚力度,坚决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失信行为,共同营造诚实守信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信用环境。

  (作者系陕西省财政厅厅长)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