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房产新政当心福利房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1-07 21:36
人浏览
[导读]

房产新政在努力压制价格的同时,要求各地方政府增加建设廉租房、限价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土地供应,国土资源部甚至要求住房土地供应中的百分之七十七要用于带有浓重计划经济色彩的“福利房”用地。被人们称之为国十条也好,国四条也好,都是在当前房屋供不应求的市场状态下,为了压制房屋价格而采取的措施。

房产新政在努力压制价格的同时,要求各地方政府增加建设廉租房、限价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土地供应,国土资源部甚至要求住房土地供应中的百分之七十七要用于带有浓重计划经济色彩的“福利房”用地。被人们称之为国十条也好,国四条也好,都是在当前房屋供不应求的市场状态下,为了压制房屋价格而采取的措施。接下来,被人们称之为二次房改的土地供应方式,房屋分配方式将正式登场,成为主角。房屋供应价格将出现双轨制,众所周知,价格双轨制的状态下,最容易出现寻租现象。中央政府应该事先做好防范,不要再一次让新的“福利房”分配模式成为权力寻租的机会。

从土地供应开始到房屋建成居住大约需要三年的时间,廉租房限价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目标已经提出,工作已经着手。让人感到着急的是,这种廉租房、限价房、经济适用房,他的供应对象没有明确,是专供公职人员,或者主要供给公职人员,少量卖给普通百姓,它的户型面积也不明确,究竟建多大,是每套三百平米呢,还是每套九十以下呢。

房改之前,中国城镇居民绝大部分租住在单位提供的房子里,空间非常局促狭小,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中国经济开始快速发展,房屋改革,步步推进,先是国家低价出让人们租住的公屋,民间称之为房改房。

曾一时,这种方式成为权力寻租的一个机会,有的家庭在权力的庇护下,拥有多套房改房,很快完成了房屋的原始积累,当住房进一步市场化的时候,这批人迅速进入商品房市场,不仅改善了自己的居住条件,还可以拥有富裕的房屋,在今后十几年的房价暴涨中,使自己的财产性收入数倍地增长。

中央政府在出让房改房的同时,改革了土地供应方式,那就是一级市场政府垄断,二级市场商业优先。也许当时没有想到这种供地模式会导致后来的房屋不断地猛涨,将普通公民的住宅梦成为永久的梦想,以至于买不起房子的人们怨声载道,将经济问题升格为民生问题,政治问题。当时在出让房改房的时候,中央政府没有考虑到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廉租房的事情。

中国内地的土地供应政策照搬的是香港的模式,但是土地供应方式,房屋供应方式却没有学习香港的模式,香港的供地分政府和私人的两种,香港也格外重视为低收入家庭解决居住问题,港府给低收入家庭提供廉租房,低价房。

九十年代末,中央政府也许意识到低收入家庭居住需求的存在,就有了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我们持有的房屋土地证上就有划拨和出让两种,前一种就属于经济适用房范畴,而经济适用房因为土地是无偿获得的,而且按规定,这种房子的利润不能够超过百分之三,价格受到严格的限制,所以,经济适用房是非常便宜的房子,它和同一地段的商品房有着好几倍的差价。

经济适用房的出现,就给权利寻租提供了第二次机会。在中国,经济适用房供应对象并不明确,建筑面积也没有限定。由于国家没有出台一个统一的标准,地方政府各行其是,事实上,很多经济适用房绝大部分是供应给公务员,尤其在房价猛涨的近十年内。

这种供应是不公开的,暗箱进行操作。将稀缺的公共资源供应给少数人,普通百姓还不知情,这是说不过去的。而且,经济适用房面积越盖越大,有的甚至达到每套三百平方米的水平。而普通低收入的百姓想得到这种经济适用房难度比较大,在面积上受到非常大的限制,还将名单在媒体上公示,以便监督。

温州,这种经济适用房集中的小区,停放的都是公车和豪车。2008年以前,当地媒体刊登房屋出售分类广告甚至直接打出干部楼这样的字眼,后来因为安置门事件,当地禁止这样字眼的广告出现,才罢了。

经济适用房的出现,让公职人员迅速致富,捞到了继房改房之后的第二桶金。这些公职人员通过房改之后,绝大部分原本就有着宽敞的住宅,有了经济适用房,一转手,就有好几百万元的进账。所以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公务员这个职业也水涨船高,人们已经意识到,只要进入这个队伍,就意味着上百万的收益在等着你。

中央政府为了解决民生的居住问题,要求各地方政府建设廉租房,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其出发点是善意的,自然受到欢迎。但是,在出台政策的同时,不妨出台一个统一的供应对象,统一的户型面积,这个标准一定要中央政府统一的,硬性规定的,不能够按照地方实际来操作,也就是不能够给权利以寻租的空间。当然,最好的做法就是,取消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只保留廉租房,这种廉租房的供应对象应该包括进城打工的农村人士,他们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应该合家团聚享受城市生活。

政府一定要未雨绸缪,在房屋尚未建设的时候就要规定好政策,不能够让新的房产政策又一次成为权力寻租的机会,毕竟,我们的土地是国有的,国有的也可理解为全民所有,用全民所有的土地分给握有权力者发财,是不应该的。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