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在艰难中创业 在困境中奋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1-08 03:31
人浏览
“5.12”特大地震以来,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以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统领法院工作全局,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上级法院的监督指导以及县政府、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在兄弟省市法院的无私援助下,众志成城、绝境奋起,克服重重困难,认真落实“三个至上”要求,大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坚持能动司法,切实抓好涉灾案件审判、执行工作,努力为灾区群众提供公正、公平、高效的司法服务,2009年,被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荣记集体三等功,赢得了上级法院、县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两年来,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253件,审结1025件,结案率达81.8%,实现了“无积案、无错案、无超审限案件”的三无目标。其中,受理民事案件940件,审结的863件民事案件中,调解结案624件,调解率达72%,居全市基层法院前列。

服务重建大局,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今年3月23日,该院公开开庭审理了全国地震灾区首例伪造房屋买卖合同诈骗地震住房毁损补助金案件,邀请县政法委、检察院、有关村社负责人、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现场观摩庭审,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后被告人当庭表示服判。并与有关人员进行面对面座谈,就补助金发放过程中出现的审批漏洞和法律、诉讼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问题,指出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发出司法建议示明具体的解决措施。

“从讲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积极参与严厉打击破坏灾后重建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震慑了犯罪,教育了群众,建立起了阶段性时期严打斗争的长效机制。”这是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莫亚林在视察北川法院时对刑事审判工作的高度肯定。

震灾中,北川法院遭受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43名在职干警中,包括院长在内的27名干警遇难,2名重伤。11名退休职工中,3名遇难。院机关办公楼、审判庭、基层法庭、职工宿舍全部被毁,车辆及其他办公设备、各种档案、文件资料悉数被埋。震灾后,各种新类型、复杂疑难涉灾纠纷不断涌现,案件数量飙升,案多人少矛盾特别突出。

两年来,该院受理案件数量同比增加40.7%,人均结案数增加25.9%,审判力量开始显得严重不足。是“等、靠、要”,还是主动把法院工作融入大局,向改革创新、向科学管理要效益,该院党组选择了后者。在刑事审判中,该院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积极参与对板房区、安置点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严厉打击破坏灾后恢复重建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两年来,该院就审结盗窃地震遗址财产、诈骗、抢劫受灾群众财物等案件32件,很好地维护了灾区秩序的稳定。该院还积极实行了普通程序简便审,尝试扩大简易程序适用的原则、范围及具体操作规则,出台了《刑事案件审理工作细则(试行)》,就案件登记、送达、告知、开庭、评议、裁判、结案、移送执行等不同审理阶段的操作程序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并具体化,通过进一步规范刑事审判工作操作程序,提高刑事审判工作质量,敦促办案人员注意在办案过程中容易忽视的薄弱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两年来,生效的119件刑事判决中,无一件改判或发回重审,并收到当事人送来锦旗和感谢信10余份。

强化司法调解,促进灾区经济发展

三月初的一天,禹里乡灾民安置点人头攒动,北川法院巡回审判合议庭的法官正在这里开庭,几张桌子搭起的审判席,被受灾群众围得水泄不通。原来,该乡村民任某某与同村村委会干部杨某某因琐事而发生纠纷致任受伤,在派出所调解期间,任又怀疑杨的干部身份可能导致该纠纷的处理结果不公而带领亲属大闹派出所以及乡政府,并在市级领导视察该乡时堵车断道。

该案立案后,全国法院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全市指导人民调解先进个人、民庭庭长杨厚全带领民庭法官饶道都汶路四百多公里将把法庭搬到这里,并邀请乡政府工作人员和当地受灾群众参加旁听,庭审中,杨厚全从公序良俗、人情世故、和睦相处等方面向原被告双方进行劝说教育,亲切的微笑和耐心的释法说理,有效缓解了双方当事人紧张对立的情绪,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当场支付了赔偿款。事后,任某某专程赶到北川法院,带来自家种植的瓜子向法官表达谢意,他激动地说:“我永远记得北川法院法官为我所做的一切,谢谢!”

“只要有一线希望,绝不放弃调解努力。”北川法院院长魏宗久如是说。面对灾后日益增长的各类矛盾纠纷,该院积极引导当事人充分利用党委领导下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着力构建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格局,妥善处理震灾以来经济环境变化引发的各类涉诉案件,主动邀请和指导农村基层组织,社区组织参与调解工作。采取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邀请基层调解员,参加旁听,举办基层调解员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在纠纷处理方法上体现法律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除法律不允许调解的案件外,所有案件都要先通过调解解决,在送达传唤、财产保全、调查取证、开庭审理各个环节,只要裁判文书还未送达,当事人还有意愿进行调解的,都努力进行调解。普遍实行院长、庭长、审判长、承办法官四级调解制,全院所有具备审判职称的法官挂牌上岗作为调解员,并准确把握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适用,把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促进灾后重建经济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两年来,该院民事案件调结、撤诉率达到88.3%,同比增长25.8%,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自诉案件调解率达100%,同时,经法院协调,行政诉讼案件当事人撤诉比例达33.3%。

加大执行力度,妥善执行疑难案件

“极重灾区的执行工作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法院工作的难点。在执行过程中,对有执行能力的被执行人,采取决不姑息、坚决执行的态度,充分保护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全国法院抗震救灾英雄个人、北川法院执行局长祝继红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这样说。

今年年初,当北川法院执行法官将历时2年执行回的28万人身损害赔偿款交到瘫痪卧床的申请执行人陈某和其父母手中时,他们眼含热泪,紧紧握住法官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为执行回陈某的伤残赔偿金、医疗等费用,执行法官先后11次往返成都、绵阳、平武等地,千方百计做工作,苦口婆心释法理,最终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案件得以顺利执结。[page]

震灾后,该院执行局创新工作思路,拓宽解决“执行难”渠道,妥善执行疑难案件。一是积极探索和运用申请执行登记备案、审计执行、悬赏执行、媒体曝光执行、特殊案件公正协助执行、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和执行被执行人的股权、经营收益权、他物权、商标权等执行新方式、新方法,加大执行工作力度。二是采取灵活机动的执行方法,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打破8小时的工作制,适时采取全天候执行,尽最大可能地寻找被执行人的行踪。三是考虑到极重灾区的实际情况,对涉及面广、案情复杂、受灾群众对抗情绪大、容易导致矛盾激化的案件,注意找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焦点,做好双方当事人和相关人员的思想工作,在化解矛盾的同时,消除双方积怨,促进和解协议的形成。四是通过宣传典型案件、公布老赖名单和集中发放执行款等方式,表明法院解决“执行难”的勇气和决心。两年来,该院执结案件168件,执结率达82%,其中和解结案占11.9%。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队伍管理的长效机制

“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制度管人,保证队伍建设和审判工作在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机制下运行”。魏宗久院长在评价法院建立的一套高效的管理机制时如是说。

震灾中,该院文件、档案等资料被埋,所有规章制度的重构均从零开始。该院从人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审判、执行工作入手,以确保办案需要为目标,先后建立了多项工作制度,涵盖了全院各部门。院党组对建章立制的态度是,制度建设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抓落实,要切实做到用制度明责、明权、明利,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案,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确保各项工作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为保证制度的落实,该院还切实加强纪检、监察和监督工作,强化外部监督,认真听取来自上级法院、案件当事人、社会舆论、人大、政协等的意见和建议,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置意见箱和举报电话,一旦发现问题,坚决查处到底。建立了“周五固定学习日制度”,以组织播放网络课件及本院领导讲课、业务部门法官授课的方式,帮助干警系统学习和掌握政治、业务知识。两年来,共集中学习110余次,讲、授课29次,累计学习达2470余人(次)。在认真贯彻最高法院“五个严禁”和省法院“两个规定”中,该院还按照上级法院的部署,公开公示规定的内容,制定细化实施方案,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推行巡视检查工作机制,在审判、执行等重点岗位设立廉政监察员,围绕规定的要求查制度,围绕现有的制度查问题,围绕查出的问题找差距,强化权力重点行使部门和关键岗位的日常监督管理。

这些制度和监督网络的建立和落实,严格规范了干警的司法行为以及其他方面的活动,激发了干警争创一流的积极性。该院干警说,在我们法院,学习多,教育多,制度多,监督多,但是大家都习惯了,反而能自觉避免不良言行,不敢也不能违法违纪。

“人民法官为人民”,满足灾区群众新要求

“要多谋司法便民、利民之策,多行司法便民、利民之举,为人民群众带去春风般的温暖,为北川的灾后重建作出积极的贡献。”在北川羌族自治县第二届人代会第四次会议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了对法院工作的要求和希望。

两年来,北川法院自觉将司法为民的要求转化为扎扎实实的工作措施和工作实效,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设科学、畅通、有效、简便的民意表达沟通机制,使人民法院工作始终符合民情,体现民意、服务民生,赢得民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

畅通绿色通道,提供诉讼便利。充分发挥立案窗口优质服务功能,完善诉讼指导,告知当事人诉讼风险、诉讼须知和诉讼程序。指导当事人书写诉状、执行申请等法律文书,积极准确履行法律释明义务,积极推行导诉员服务,开展预约立案、巡回开庭、诉讼风险告知和提示等措施,特别是对北川县禹里、青化、片口等交通不便以及因灾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实行上门立案、就地审理。

加大救助力度,体现司法关爱。完善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的对接机制,为43名经济困难的申请执行人发放执行救助金20.5万余元,为112名当事人减、免、缓交案件诉讼费27.3万余元,充分体现了司法救助对当事人的人文关怀。

建立健全民意沟通表达机制,疏通群众信访申诉渠道。两年来,该院先后派出130多名法官,送法进帐篷、板房、学校、厂矿,开展法律讲座,提供法律咨询,推出“法庭开放日”、“巡回审判周”、“法院宣传月”等活动,同时还建立起应对金融危机引发的企业融资、兼并重组、劳动争议等应急审理机制,针对部分灾后恢复重建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和法律服务,发出司法建议,防止因突发的群体性纠纷处置不当而引起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帮助企业树立依法经营理念,减少市场风险。

北川法院作为“5.12”大地震受损最严重的政法部门之一,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全院干警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困境中奋起,在艰难中创业,不等不靠,团结战斗,以非常之举完成了非常之事,这无疑又是对全院干警的一次严峻考验,也是法院办公办案史上的一次革命。他们用热血书写着这段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不平凡的变迁史。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