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3D电视进家门路有多远?(下)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1-11 22:15
人浏览

  尽管3D电视风风火火上市了,但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比如可供播放的内容还十分匮乏、长时间观看有可能出现头晕眼花等现象……专家就此指出,3D电视要大举进入家庭,需要做的准备还有很多。

  内容方面有待丰富

  一位彩电技术工程师坦言,如果没有内容,3D电视就只是个摆设。而且与国内企业推广的互联网电视不同,3D电视内容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匮乏的问题,基本上还是起步阶段。

  生产销售3D电视容易,但如果没有观看内容,3D电视对消费者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彩电企业也都非常清楚这一点,纷纷凭借自身的力量吸引和推动上游节目和内容供应商的参与。据了解,在3D内容方面,三星专门与全球著名的电影公司梦工厂建立了全球独家伙伴关系,以便为用户源源不断地提供高质量的3D影视产品。此外,三星还在加强与全球核心电影以及广播电视供应商的合作,保证旗下3D电视能够有充足的节目资源。此外,他们还提出了片源问题的另一个解决方案,通过具备独特算法的专利处理器,把2D电视画面即时转为3D效果,这样,3D电视就不必依赖于专门制作的节目,可以直接投放市场。

  另据了解,LG今年也将与Skylife、各大电视台、电影公司合作,联手推出更多的3D节目。索尼则计划与美国Discovery频道合作推出3D网络,ESPN计划在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时推出3D频道……

  制造商们积极地推动内容的丰富度,但这些举措还远远不够,更大的问题是,这些举措多是在国外展开,而国内的动静很少。

  中国立体视像产业联盟秘书长汤斌认为,在我国,3D电视播放的推进速度肯定会慢些,“一方面,我们现在还处在普及高清电视阶段;另一方面,如果要进行3D电视的播放,首先要把拍摄的机器全部都更新成专门的3D拍摄仪器,这些设备价格高昂。目前要想观看3D电视,还是要依赖蓝光播放器,也就是观看3D碟片。”

  但是,记者在市场上并没有找到任何3D碟片,在淘宝网上也仅仅找到了两三部3D电影碟片。

  另据了解,一些企业在销售3D电视的时候,会赠送一定数量的碟片,但毫无疑问,这些碟片不可能满足消费者的观看需求。

  视觉疲劳有待解决

  3D电视刚刚上市,还没有被更多的消费者搬回家,观看的感觉如何还不知道。但是有不少观众在观看了3D电影后出现了头晕等不良反应。3D电视也会让人不舒适吗?

  专家解释说,连续长时间佩戴3D电影眼镜,会导致眼部肌肉痉挛,眼睛的调节能力下降、调节速度迟缓,从而引发视频终端综合征,这是长时间近距离注视电脑、电视、游戏机等视频终端、过度用眼引起眼睛疲劳的一系列不适应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肢体血液循环不畅等。

  南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元庆教授告诉记者,在人的内耳中有个叫前庭器的器官,它负责感受身体的平衡,如人体的运动方向和加速度。3D画面视角切换频繁,使人眼向大脑传达“自己真的在动”这一信号,但大脑却没收到肌肉运动的信号,于是头脑就会发生“知觉错误”的矛盾,人就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

  不久前意大利最高卫生保健委员会决定,禁止6岁以下儿童使用3D眼镜观看立体电影。原因是儿童视力尚未发育完全,使用3D眼镜有可能造成斜视或弱视以及其他视力问题。

  汤斌介绍说,中国立体视像产业联盟专门成立了医疗工作委员会,专门研究3D影像对人体的影响。在观看3D电视时,环境因素比如观看距离、环境光线、色彩等会造成观看者的不适,人的敏感程度也不同,相同观看环境下,有的人会感觉不适,有的人则没问题。但3D电视应该是服务于所有人群的,所以目前在技术上还应加强研究。

  技术标准有待完善

  3D电视作为一个新产品,在技术上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而这些地方直接影响着观看者的感受。

  业内人士指出,从观看效果来看,目前不管是采用电子眼镜还是采用偏光眼镜的方式,3D电视显示效果都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比如采用电子眼镜观看,会觉得画面亮度不够,而采用偏光眼镜,则清晰度又打折。戴眼镜的观看方式对于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也是个挑战,这也是3D电视普及要解决的问题。裸眼技术更有可能被消费者接受,但从现在来讲,裸眼3D产品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而且成本更高,只有少量产品在国外被推出。

  另据介绍,现阶段虽然企业迫不及待地推广3D电视,但关于3D电视的技术标准并不统一。而标准尽早统一是决定这一产业未来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可以让上游的内容供应商确认未来这一产业的商业空间。

  汤斌说,目前3D电视技术标准不统一,但这也给本土企业带来了机会。以往我们少有核心技术,但是在3D电视上是个机会,大家差不多同时起步,我们有机会推出自己的标准。

  就在3D电视不断涌向市场的时候,北京科迪迅通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出了另一种3D解决方案。记者看到,他们通过把普通电视和一个盒子连接,实现了3D显示效果。据介绍,他们是采用AMD方案做的一块主板,这个主板集成了CPU和显卡,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在普通电视上实现3D显示效果。如果这个设备今后能够量产,将成为3D电视的有力竞争对手。

  任何产品在进入市场后都需要一段时间来不断改进,同时让消费者进一步地了解,3D电视也是一样,要想进入更多的家庭还需要时间。

  ●相关链接

  3D显示与互联网对接

  彩电市场又打开一扇窗

  乘《阿凡达》之风,3D电视扑面而来,但片源的不足和动辄上千元的碟片价格也让热闹的市场显出了些许尴尬。不过,3D与互联网的对接为这一市场打开了一扇窗。

  针对广受人们瞩目的3D电视,DisplaySearch电视电子与规格研究总监PaulGray表示:“3D的风潮不是第一次,20世纪50年代,在研究基于双目视差立体三维显示机理的立体电影的同时,业界就对立体三维电视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受技术局限,并未真正市场化。这次随着技术的精进与规格的制定,3D电视市场将不再幻灭。”

  DisplaySearch预计2010年全球3D立体电视会增至120万台左右,2013年增至 1560万台,到2018年全球3D立体电视的出货量可望达到6400万台。届时,3D电视将成为家电领域最大的收入来源,预计年营业额将达到170亿美元。

  “我在等3D技术成熟,我等了14年。”日前,TCL多媒体中国业务中心执行总经理李璐用《阿凡达》导演卡梅隆的一句话来宣布该公司推出全球首台具有3D显示、互联网、全媒体解码、数字电视等四大互联网电视技术在内的第二代mitv互联网电视P11系列。事实上记者发现,并非TCL一家看中了这种3D与互联网嫁接的模式。日前,创维也宣布其可连接互联网的3D电视将于五一期间登陆各大家电卖场。同时,互联网电视牌照的相继发放,正促使越来越多的彩电企业寻求与内容提供商结成同盟。

  华数数字电视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总裁励怡青表示,三网融合并非一个简单的互联网融合的概念,而是用户在终端享受到有机的融合,这需要上下游企业的通力合作。据透露,华数传媒为了三网融合准备了数百万小时的内容。有消息称,其可能在4月底获得一张互联网电视牌照。

  李璐则强调:“3D互联网电视不仅可以让消费者在家欣赏3D电影,与家人一起体验最新的3D游戏,未来以3D显示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电视还将成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比如远程医疗,患者在家中就能与医生进行交流;远程通讯,通过双摄像头还可以实现3D远程可视通话;此外还有远程教育,打开电视就能身临其境地进入课堂。”

  专家分析指出,获取3D视频的渠道将越来越多样,其内容也会越来越丰富,3D和互联网电视的融合涉及整个产业链体系的互动,与内容商捆绑将是国内彩电企业普遍选择的方式。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