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透视网络不良推广模式:免费招牌下的猫腻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1-12 05:36
人浏览

  现实生活中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是“免费”的噱头却在互联网世界比比皆是。免费推广、免费网游、免费软件等诸如此类与互联网相关的免费服务或产品令人眼花缭乱。难道互联网行业与其他传统行业相比,拥有更多甘愿无私奉献的创业者?

  其实,这些免费服务或产品大都是商家争夺眼球的营销手段,隐藏在背后的是无比惨烈的商业利益之争。更有甚者,暗中不乏有企业采取强制、挟持、远程监控等技术方法,发布涉嫌违规的商业信息,记录用户上网行为,严重侵害了网民的财产权、知情权和选择权。

  免费推广花样繁多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互联网这一媒介渠道。让自己的产品、服务信息从互联网海量的信息中脱颖而出,吸引广大网民的眼球,对企业经营者来说梦寐以求。于是,各式各样的网络推广应用而生,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各种所谓免费推广也粉墨登场。

  记者通过百度检索到一家号称可以免费推广的网站,网站称只要登录注册,就可享受网站推荐的各类免费推广服务。但当记者通过QQ向其客服人员咨询后得知,免费推广只是让用户试用几天,该公司可以用专业软件每天将广告信息直接投递到四五百个IP地址终端,如果用户需要长期推广,则需每年付费398元。业内人士分析,所谓“专业软件”很有可能是捆绑广告插件的恶意软件。

  细数互联网上各种免费推广模式,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网络分类目录、网站链接、博客推广、论坛推广、B2B网站信息发布等等。相比之下,被业界称之为“病毒营销”的推广方式传播力度不可小觑。“病毒营销”并不是传播病毒,而是利用用户之间的主动传播,让有价值的实用信息像病毒那样扩散,从而达到短时间内迅速推广的目的。“病毒营销”常用的工具包括免费即时聊天工具、免费软件等等。“病毒营销”往往花费低廉,却可收获显著效果。

  然而,“病毒营销”目前已经出现被滥用的趋势。部分企业使用不正常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病毒营销”,这些技术手段包括强制安装插件、修改浏览器默认首页等等。有些企业更是运用黑客手段,或者推广虚假欺诈信息,或者传播病毒,一度泛滥互联网的“QQ尾巴”病毒就是典型的一例。QQ等聊天工具中一旦被插入这种病毒,就会自动发送带欺骗性的虚假信息,诱导信息接收者点击该恶意链接,进行病毒传播,严重干扰用户的正常使用。

  借免费渠道圈钱

  免费对于众多互联网创业者来说,大都是出于无奈。互联网起步伊始,为了提高用户黏性,互联网企业不得不争相向网民伸出“免费”的橄榄枝,拉来海量用户后,再想方设法挖掘盈利模式,赚取真金白银

  利用免费牌赚到丰厚利润,网络游戏首当其冲。眼下,越来越多的网游从计时付费变成永久免费,其主要收费模式从购买游戏时间变为销售游戏相关的虚拟物品。表面上看,玩游戏的门槛很低,但是要玩得有成就感,玩家们就必须舍得掏钱买装备。诱使玩家不断花钱买装备成为免费网游的最大特征,许多游戏玩家从而陷入游戏运行商精心设计的圈钱陷阱不能自拔。一些免费网游甚至开发带有博彩性质的增值业务,诱使玩家“开箱子”碰运气赢道具,不少玩家一掷千金并乐此不疲,网游运营商可借此获取巨额利润。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网络游戏虚拟物品交易规模达100亿到130亿元。

  网游厂商靠免费的幌子聚拢人气,轻松牟取惊人暴利,同样,互联网的关键入口——搜索引擎抓住了网民们检索信息的这个基本需求,待点击率提高,有了足够的人气后,一些增值业务开始植入。

  竞价排名近两年成了一些搜索引擎赚钱的捷径,但是,部分搜索引擎厂商唯利是图,无论广告主提供的信息真假,只要给的钱多,其搜索结果就靠前,于是,海量的虚假欺诈信息被摆在了搜索引擎首页,尤其是涉及医疗、医药类关键词的竞价排名信息,无数网民因此上当受骗。竞价排名为某些搜索引擎每年带来80%以上的经济收入,粗略估算达到20多亿元,其中虚假信息的“贡献”有多大,人们不得而知。

  挖掘网民们的基本需求,开发互联网应用工具,用免费策略招揽人气,然后设法利用这个平台发布广告信息或者开发其他增值业务赚取商业利益,成了不少互联网企业常见的打拼套路。

  不择手段挟持用户

  网络游戏、搜索引擎、电子邮箱等厂商用免费来吸引网民,只要未违反相关法规本也无可厚非,但一些免费软件的私下操作却突破了道德底线,侵犯了网民的合法权益。

  媒体播放、图像编辑、文书处理、翻译等各类应用软件蓬勃发展,但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具备同样功能的软件往往有几种甚至十几种,一些软件企业开始不择手段地采取强制安装、劫持浏览器、后台运行等技术手段,挟持用户电脑,并让用户难以彻底卸载,最终控制用户电脑,发布垃圾信息以赚取佣金。

  恶意软件曾猖獗一时,不少知名IT企业深陷其中。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一项调查结果显示,50%以上的恶意软件具有弹出广告、强制安装、劫持浏览器、记录用户行为等特征。这些恶意软件未经他人同意强行投放广告信息,有的软件在电脑开机时强行自启动,有的软件关闭后仍在后台偷偷运行,这些不光彩的技术手段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今年5月份暴发的南方六省市互联网瘫痪事件中,一款免费影音播放软件饱受诟病。一些用户发现,该软件在未告知用户、不开启的情况下,悄悄从用户电脑向服务器发送数据。同时有业界人士指出,有关企业为了赚钱,在这款软件中设置了后门和插件,当用户使用软件时,电脑就会自动访问该企业网站下载广告。正是由于该软件的这一功能,进一步促使黑客攻击演变成海量用户对电信网络的集中访问,最终导致网络大面积瘫痪。

  在应用软件中安装插件或设置后门,暗地发布广告信息,已经成为一些软件企业牟取商业利益的关键手法。一家知名免费软件企业负责人曾向记者坦言:“真正的免费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是不可能的,也是行不通的,你要么付费使用,你要么看我的广告。”这番话道出了部分软件企业的真实生存状态。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免费软件能向网民明确告知,并且传递真实有效的信息,或许网民在免费使用软件的同时,也能接受这些广告。可是,一些免费软件暗箱操作,并且传递的广告信息中充斥虚假欺诈信息,软件企业难辞其咎。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普及,与互联网相关的各种服务或产品之间的竞争将日趋白热化,免费之风也许会越刮越烈,普通消费者面对形形色色的免费产品或服务,还需谨慎选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