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武汉:公共自行车秀出市民低碳生活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1-12 09:14
人浏览

       

  不少市民出行时会选择免费公共自行车代步

  

  截至目前,武汉市已建成816个公共自行车站点

  “坐公交车要等,打车又贵,选择公共自行车,不花钱,方便又实惠。”近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一位借车的市民这样对记者说。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武汉市已建成公共自行车站点816个,投放自行车2万辆,发放借车卡20.6万张,每天约有近9万市民享受到免费自行车服务。

  每天有近9万市民享用免费自行车

  2009年12月17日中午12点,记者来到位于武汉市金家墩汽车客运站附近的一个公共自行车站点。该站点设在人行道上,由一间管理室与停车棚组成,管理室上端的一块绿色牌子印着“武汉市公共自行车金家墩站”的字样,车棚里停放着5辆绿色自行车。市民用车时需出示借车卡,管理员用POS机读卡后,记录用车时间,然后将车钥匙交给借车人,还车时,需再次刷卡看有没有超时并还回钥匙。管理站工作人员刘女士说,一辆自行车单次借用时间最长4小时,超过4小时用车人未还车或没有刷卡续借,用车人则将被列入“黑名单”,超过3次就要重新办卡。

  2009年12月18日早上7点30分,记者在武汉市武昌区徐东路附近的一家公共自行车站点观察,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20多辆自行车全部被借走,办理一次借车手续大约只要30秒。记者随机采访了借到自行车的市民刘女士,她告诉记者,她平常是坐公交车上班,“这离我的工作单位还有3站地,上班有时候遇到堵车,我就下车到这来借辆自行车骑过去,单位附近正好有一个还车点,很方便”。

  2009年12月19日早上8点,记者来到汉口区后湖街附近的一家公共自行车站点时,发现已经没有自行车可借了。据工作人员何师傅介绍,每天一早,自行车就被抢借一空,来晚一点就没有了。一位没有借到车的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后湖街一带属于新建居民区,私家车比较多,早上上班高峰期堵车严重,不少人借辆自行车直接去上班,或者骑车到附近的公交车站再乘坐公交车。

  2009年12月20日中午12点,在汉阳区钟家村公共自行车站点,正在办理用于借车的“诚信卡”的鄢女士对记者说:“有时候在外边办事或逛街,能借辆自行车代步确实挺方便的,我的不少同事办了卡,今天我也抽空来办一张。”

  采访中记者发现,公共自行车已经走进了众多武汉市民的生活,外出时借一辆公共自行车代步已成人们的消费新时尚。

  旨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公交难题

  据武汉市城管部门介绍,几年前,武汉市全面禁止三轮摩托车载客运营后,不少住宅小区尤其是新建小区普遍面临离公交末端还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即公交车到达终点站后,乘客离家往往还有一段距离,颇不方便。

  2008年10月,武汉市青山区率先试行政府主导扶持、企业投资运营、公益服务市场化的自行车免费借用模式来解决这一难题。试行半年后,投放的1000辆自行车无一丢失和损毁。在总结该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09年4月底,武汉市在城区和两个开发区推广上述做法,全力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并把建设便民自行车交通系统列为2009年为群众办的10件实事之一。

  记者了解到,办理免费借车“诚信卡”程序简单,居民凭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填写《诚信卡申领单》后,由公共自行车服务提供机构审核后便可领卡。办卡、借车全免费,可异地就近还车。借车、还车、续借只需刷一下“诚信卡”即可,手续简单、方便。

  投资企业通过广告收入维持运营

  谈到政府主导扶持、企业投资运营、公益服务市场化的运营模式,武汉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运营企业、武汉鑫飞达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纯启告诉记者,“具体来说,就是由企业出资购买自行车并建设站亭,政府免费出让站亭广告位,运营企业通过公共自行车车身流动广告、借车站点广告屏等媒体广告获得收益”。

  刘纯启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投入方面,一个站点的初始建设需10万元,800多个站需投入8000多万元;2000名管理员与职工工资,再加上运营管理费,一年大概需要投入3000万元左右。收益方面,每个站点一般设3个广告灯箱,在繁华商业区,1个广告灯箱目前的月租金为2000元,一般地段的广告灯箱月租金约为1000元,此外,公共自行车车身广告也可获得一定收益。“我们预计,三四年后,该项目进入成熟期,企业每年可获得约三四千万元的广告收入,基本能维持项目运行,四五年后应该可以实现盈利。”刘纯启说。

  刘纯启坦言,目前项目处于培育期,收支方面存在一定缺口,属正常现象。现在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正在继续加大对这一惠民工程的扶持力度,从资源配置等各个方面予以支持。对于一些市民反映的借车难问题,刘纯启表示,该公司将采取系列措施予以解决,包括增加自行车采购量、完善车辆维修机制和车辆调度机制等。

  记者了解到,武汉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建设,还使一批下岗人员重新获得了就业岗位,截至目前已提供再就业岗位约2000个。

  ●相关链接

  武汉将建设“慢行交通体系”

  2010年要试点恢复和新建自行车道

  记者了解到,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市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研究缓解交通拥堵状况的措施,着力打造一体化绿色交通体系。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武汉市市长阮成发曾向温家宝总理汇报了武汉市将建设“慢行交通体系”的计划。此后不久,武汉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便民自行车公共服务系统建设的意见》,明确了系统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进度、建设要求、运营规范等,确定了“政府指导、支持,引进企业运作”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

  武汉市委宣传部部长朱毅对记者说,以便民为初衷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既是一个绿色出行的“慢行交通”体系,又是传递健康、环保、和谐理念的载体,它带来的低碳效应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将更加突出。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以2009年投放的2万辆每天6人次使用计算,替代公交车一年可减少73万辆次公交车,直接节油2920万升,年节油创造经济价值1.73亿元,减少碳排放7.3万吨,参照现行国际“碳交易”年创收68万欧元(约合人民币730万元)……

  近日,记者从武汉市政协获悉,武汉市政府有关部门对市政协《关于恢复和新建自行车道》提案的答复中称,2010年将在该市东湖风景区等地开辟试点,大力发展“慢行交通”,恢复和新建自行车道。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