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房贷险,退保不如转为家财险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1-14 11:27
人浏览
11月高达6.9%的CPI使得今年第6次加息的预期更浓,今年贷款利率接近1%的增幅,导致提前还贷的人越来越多。受此影响,房贷险也迎来了又一个寒冬。
提前还贷潮引发退保热
  “最近几乎每天都有预约退保的,公司都准备放弃房贷险了。”12月12日,某财险公司业务经理告诉记者。
  从2008年1月1日起,今年央行5次加息后的新贷款利率将会执行。加之近期股市的震荡,许多按揭购房者开始选择提前还贷,并要求保险公司退保房贷险。
  在北京某出版社工作的彭先生告诉记者,早在半个月前他就向银行提出了提前还贷的申请,目前正在等待审批。彭先生认为,既然贷款还清了,房贷险也就没太多的意义了。
  持彭先生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一位办理了房贷险退保的女士告诉记者,房贷险只有在投保人出现意外,没有能力继续还贷的情况下可以给予补偿,而像房屋出现质量问题、投保人失业等情况,房贷险并不理赔。另一方面,房贷险似乎是为银行服务的。按照保险合同规定,银行是受益人,在购房者还贷期间,如果房屋发生了火灾等事故,损失将由保险公司赔付给银行,如果购房者还清了贷款,保险责任也就随之终止。所以许多购房者认为,如果自己提前还清了贷款,就可以向保险公司要求退回余下年度的保费。
  据记者了解,自从房贷险非强制以后,市场就相当冷淡,而提前还贷潮更使得房贷险雪上加霜。“很多人觉得房贷险就是为银行购买的,所以还贷结束了,他们也就自然而然想到退保。”一位财险公司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提前还贷潮使得他们公司的房贷险业务退保率提高。
房贷险对购房者有巧妙的替代保障
  房贷险真的一无是处了吗?保险专家认为,对于准备买房的人而言,房贷险对于意外保险或者定期寿险而言,可以起到巧妙的替代保障作用。
  人保财险的理财规划师周春文告诉记者,房贷险全称“个人住房抵押综合保险”或“个人抵押贷款房屋综合保险”,是购房者向银行申请贷款时购买的保险。当投保人夫妻双方中任何一方遭遇意外,导致家庭失去了继续还贷的经济能力时,保险公司将承担起夫妻双方的还贷责任,从而避免所购房产因还不了贷款而被银行收回。
  周春文举例说,许先生购买了一套住房,向银行贷款50万元,分20年还清。这20年中如果许先生因不幸意外身故或残疾导致无法还款,那么许先生或他的家人将不得不将这套房子交给银行。为了规避此类风险,许先生有4个选择:寿险公司提供的意外险、定期寿险;财产险公司提供的意外险、房贷险。我们假设许先生30岁,需要保额50万元、期限20年的保障。那么选择意外保险需交保费2万元,选择定期寿险需交保费18000元,而选择房贷险只需交保费3500多元。
“因此,购房者如果没有购买人身保险,那么房贷险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周春文介绍说,房贷险的费率比人身寿险要低一些,而且现在有些房贷险同样保意外。如人保财险推出的《个人贷款抵押房屋综合保险》不仅负责赔偿条款约定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导致的房屋损失,还负责借款人因意外伤害死亡和高度残疾后,保险公司将赔偿其所欠的贷款。
退保不如转为家财险
 “提前退保不仅会使投保人损失一部分手续费,而且一旦房屋出险,将有可能导致更多损失。”接受记者采访的保险专家认为,提前退保不可取。
  保险专家说,提前还贷后,购房者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更改房贷险受益人,把房贷险作为家财险;二是购买家财险,对房屋进行保障。
  周春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以保额32万元、10年还清为例。如果提前三年退保,需要扣除已经生效的保费和退保手续费791.91元,张先生获得实退保费356.29元。而购买同样价值的家财险,那么32万元商品房一年保费为192元,三年为576元。
  “我们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房贷险费率要大大低于家财险。如果希望对名下房屋进行保险,与其在提前还贷后退保,不如变更保险受益人。”周春文说。
  据了解,由于房贷险的保障主体是房屋建筑本身,房屋内部的财产如装潢装饰、家电、衣物等并不在承保范围内,因此各家保险公司极力推荐退保户转保保障范围全面化的家财险。目前,很多公司不仅不对转保家财险的客户收取违约金,而且还推出了针对转保的一系列人身、家财险产品套餐。如贷款60万元提前还贷的客户,可转保成年保额为20万元的家财险、盗窃险、人身意外险等。
  保险专家认为,保险最重要的是其保障功能。如果投保人急于用钱,不妨选择保单抵押贷款。投保人只要支付一定利息,即可既享有保单的保障作用,又可获得临时资金周转。
支招:如何办理退保及转保手续
  据保险专家介绍,当客户全额还清贷款后,可凭银行出具的还清证明、带上保险公司的保单正本以及被保险人本人身份证原件(如果是代办则需要被保险人本人及代办人的身份证原件)到保险公司办理退保手续。
  如果是转保家财险,只需准备好上述材料,向保险公司提出变更申请,将房贷险受益人由银行变更为自己本人,这样保险合同就继续有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