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看不懂的话单弄不清的优惠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5-04 23:56
人浏览

7月初中央电视台《新闻1+1》报道了《被暗算的手机收费》,一时间引起社会的激烈反响,别人大多是因为多扣的话费而生气,而在我台州临海的一位消费者庞先生却因为少算的话费跟某通讯服务商较上了劲。

家里固定电话8月份的话费较高,引起了一向要明白消费的庞先生的注意,于是拿了该月份的通话详单仔细查看,发现其中在8月中旬的一次拨打手机曾通话1小时54分15秒,话费为23元,是自己与妻子女儿的通话。觉得通话时间没有这么长的庞先生在询问妻子后更加疑惑了:妻子说当时通话将近三小时,而话单上却分明显示的是1小时54分15秒。

虽说是话费可能计少了,但较真的庞先生还是决定弄个明白,他随即打印出被呼叫手机8月份的通话详单,赫然发现该详单上清清楚楚的记录着,同日同一时间段里,该手机被家里电话呼叫,通话时间分5个1800秒和1个18分37秒记录,共计2小时48分37秒,与固话详单相差54分22秒。这是怎么回事?到底是哪边的计时出错了?

“如果这是计时错误,那么是不是其他通话的计时都有可能是错误的?基于错误的计时,那凭什么准确收取话费?这不是乱收费吗?都说通讯行业收费‘错进不错出’,既然有‘错出’的话费,还不知道有多少被‘错进’的!” 庞先生坚决要讨个说法。

“这个时间差应该是系统对长时间通话的客户给予的优惠,直接在计时上扣除了客户54分22秒的通话时间。” 该通讯服务商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了解了详细情况后,给出这样的答复,但随即遭到了庞先生反驳:“那为什么其他月份同样的情况就没有优惠了呢?”在庞先生提供的9月份固话通话详单和手机话单中,我们分明看到有一项时间相互对应的总计通话时间为3小时2分13秒的通话记录,显然没有优惠。

消费者有明明白白消费的权利,经营者要求消费者支付的每笔费用都有义务清清楚楚地告诉消费者,同样提供的优惠消费者也有知情权。

经过交涉,最后该通讯服务商赠送庞先生500元话费。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