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太原市消协提醒:出国留学认准中介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5-05 20:18
人浏览

  近年来,受金融危机影响,留学成本降低,许多毕业生纷纷选择出国“充电”,家长们不惜使出浑身解数,送孩子出国留学,以求一条求学和就业的捷径。但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因没有经验而陷入了黑留学中介的“陷阱”。

  正规的留学中介机构应是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留学中介机构必须向教育厅申请资质,教育厅向教育部申报批准之后,向留学中介机构颁发资质证书,留学中介机构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经营许可范围内合法经营。从事留学中介服务只能收取中介费。

  而不少非法中介挂靠在有资质的中介名下,靠交管理费获取“身份证”。在开展具体业务时,非法中介利用市民对留学情况了解少的弱点,收取上万元的服务费或者咨询费。等客户拿到外国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后,就要求对方交纳数十万元不等的学费和服务费尾款。当学生到国外上学后,发现学校质量不行或者不是自己所要学的专业,再回头找中介时,已经晚了。为此,太原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出国留学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找留学中介机构应先查验其是否具有教育部颁发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资格认定书”以及当地工商管理部门颁发的允许其开展自费出国留学中介业务的“营业执照”,并注意执照上的经营范围是否符合国家对出国留学中介就业范围的规定、注册地点与经营地点是否一致;

  2、要通过正规渠道了解拟留学院校的资质情况,应查看驻外使领馆对该院校的认证文件,了解中介服务机构是否与该院校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或协议,以及该合作意向书或协议是否报经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确认。还可通过登录我国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http://www.jsj.edu.cn/)查看教育部公布的经资格认定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法定代表人、办公地址等核心资质情况;

  3、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该中介的社会信誉度,比如是否有劣迹或不法“前科”;

  4、在办理服务手续签合同时,要参考使用教育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004年联合发布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委托合同(示范文本)》,注意保护自身利益以避免不平等条款。除了要将涉及双方权利、义务做出明确、清晰、合理的规定外,还应注意合同中署名的留学中介机构名称是否与其“资格认定书”上的名称相符,并注意有无关于退费的规定,中介方面的签署人是否有其法人代表的委托书。签订合同时最好有律师在场向双方解释条款;

  5、缴付有关费用时,应索要有效发票,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6、消费者在递交各项申请材料时,要务必保证各项材料的真实性,否则其合法权益将得不到保护。

  消费者如遇到类似问题纠纷,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诉。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