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盗窃罪是如何定义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9-22 06:08
人浏览

  盗窃罪是刑法中规定的一种罪名,属刑事犯罪的一种,一般来说,盗窃罪是指盗窃他人财物,并且达到了一定数额的,就叫做盗窃罪,而盗窃罪如果达到了特别巨大的数额,刑罚还会随之加重,那么盗窃罪是如何定义的呢?接下来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盗窃罪是如何定义的的详细知识,希望帮助到大家。

  一、盗窃罪是如何定义的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人民币2000元为起点。

  二、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人民币60000元为起点。

  三、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以人民币400000元为起点。

  、盗窃罪的处罚

  (1)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4)具有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或者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5)在共同盗窃犯罪中,各共犯人基于共同的故意,实施了共同的犯罪行为的,应对共同盗窃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负责。

  (6)对于依法应当判处罚金刑的盗窃犯罪分子的,应当在1000元以上盗窃数额的2倍以下判处罚金。

  (7)对于依法应当判处罚金刑,但没有盗窃数额或者无法计算盗窃数额的犯罪分子的,应当在1000元以上100000万元以下判处罚金。

  盗窃自己家里或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但是也存在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如果家庭成员勾结外人盗窃自己家里的或近亲属的财物,属于共同盗窃行为。构成盗窃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实际操作时,对家庭成员也会与社会上其他同案犯区别对待。

  三、盗窃罪的量刑情节有哪些

  1、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认识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60%;

  (2)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50%。

  2、对于未遂犯,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实行程度、造成损害的大小、犯罪未得逞的原因等情况,可以比照既遂犯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

  3、对于从犯,应当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是否实施犯罪实行行为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50%;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以上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盗窃罪是如何定义的的相关知识,盗窃罪是属刑事犯罪的一种,犯了盗窃罪是要被刑事拘留,并且数额巨大的,还会加重处罚。大家还有相关的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