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盗窃他人财产罪立案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5-28 11:41
人浏览

  盗窃他人的财产,这种行为它是一种违反刑法的行为,如果盗窃他人财产的一个数额比较大,往往还会构成一个盗窃罪,那么如果盗窃他人财产的话,它的一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呢?接下来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盗窃他人财产罪立案标准的详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盗窃他人财产罪立案标准

  对于盗窃罪的立案标准,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有相关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因此,盗窃罪的立案标准就是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

  二、盗窃罪累犯的量刑标准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不得适用缓刑和假释。

  犯罪嫌疑人在五年内被判过有期徒刑,这就是累犯,不管你是因为什么被判的,比如这次是盗窃,五年内有过次伤害罪,也算累犯,从重一般加三个月到一年。

  三、一般累犯构成要件

  1、主观条件: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这是对应第65条第一款的但书的,也就是说,过失不存在累犯,累犯的主观方面排除过失。这反应的是立法上控制累犯的范围,重点就是在于惩治那些主观上处于故意而实施犯罪的行为。

  2、刑度条件:前罪所判刑罚和后罪所判刑罚都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有期徒刑以上”包括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死刑。逻辑上无期徒刑和死刑不存在执行完毕的情况,但是根据我国减刑和假释的制度,以及宪法中规定的赦免的制度,以上两个刑种有可能出现累犯的情况。 应当指出,前罪刑罚是已经被实际判处并执行完毕的,是种已然刑罚,而后罪刑罚是尚未被实际判处的,只是种估计,如果后罪没有被实际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犯罪人不能构成累犯。

  3、时间条件: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这里最主要的问题是起算的时间点,这里的执行完毕是指主刑执行完毕,对于被同时判处 附加刑的,附加刑是否执行完毕不影响累犯的构成;刑罚执行完毕,既包括有期徒刑实际执行完毕,也包括假释考验期满;被判处缓刑的犯人,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不能构成累犯,而应当撤销缓刑,将旧罪与新罪一并处罚。缓刑期满后再犯罪的,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缓刑考验期满没有执行原判刑罚的,应当属于“累犯”;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既然刑罚没有执行,就不算“执行完毕”,因此就不算“累犯”。目前最高法院正在根据建议对缓刑考验期满没有执行原判刑罚的是否属于“累犯”作出司法解释。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关于盗窃他人财产罪立案标准的相关内容,对于盗窃他人财产这个问题,一般来说,盗窃他人财产,需要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来进行处罚。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在线法律咨询,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