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是怎样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9-16 14:05
人浏览

  我国的刑事犯罪大部分是主观的故意犯罪,但是也还是有着过失所导致的犯罪的,但这不代表着过失犯罪就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了,一样的要承担刑事处罚的,那么今天就跟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看看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是怎样的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吧!

  一、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是怎样的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失心理

  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刑法第330条和第332条除外

  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性明确规定。

  二、过失犯罪会怎么处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是过失犯罪。

  2、第十六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后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是犯罪。

  3、第二百三十三亲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4、在处罚上,因为过失犯罪的主观恶性比故意犯罪明显要小,因此刑法对过失犯罪的处罚比对故意犯罪的处罚要轻。

  5、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

  三、过失犯罪在什么情况下才负刑事责任

  行为人本来应该也能够正确地认识一定的行为与危害社会的结果之间的联系,进而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避免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但他却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极不负责的态度,从而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因此,国家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对自己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支配之下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过失犯罪是故意犯罪的对称,指的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犯罪。

  看到这里,法律快车小编相信你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内容了,一旦被认定为过失犯罪的,在后续的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量刑时是会可能减轻处罚的,好了以上就是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是怎样的相关内容,如果你还有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