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6-13 12:28
人浏览

  未成年犯罪需要加强未成年人自身素质培养,学校要对未成年人进行普法教育,让其知晓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父母对未成年人也需要细心照顾和看护。更多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的相关知识,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来解答这个疑惑。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一)自身预防未成年人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二)家庭预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首先要从家庭抓起。

  二、什么是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三、未成年犯罪量刑指导意见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认识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基准刑的30%---60%

  (2)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基准刑的10%--50%

  2020年4月23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发布《关于依法严惩利用未成年人实施黑恶势力犯罪的意见》。意见明确了利用未成年人实施黑恶势力犯罪的五种行为、应当从重处罚的九种情形等。

  2020年5月7日,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规定9类未成年人遭受不法侵害情形,有关单位和个人须立即报案。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0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未成年人犯罪和家长缺乏管教和关爱有很大的关系,父母需重视未成人的成长陪伴问题。以上内容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的相关知识,希望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帮助到您。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感到疑惑,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