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丢东西立案标准是怎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5-25 14:53
人浏览

  丢东西是我们生活中正常可能遇到的事情,但是关于丢东西可能涉及很多的问题,可能只是单纯民法上的赔偿责任,可能就涉及到刑法上的侵占罪问题,那么其立案标准是怎么样的呢?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将跟您详细讲述关于丢东西立案标准是怎样的问题。

  一、丢东西立案标准是怎样

  如果单纯遗失,不知道是否有人捡到或者不知道谁捡到,应该是不足以立案的。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不过如果存在如果捡到钱的人拒不归还的情况,就涉嫌侵占罪。侵占罪的起点数额是指构成侵占罪所需行为对象的最低价值,它是侵占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由违法向犯罪过渡的分界点。依刑法第270 条的规定,侵占罪需侵占数额较大的财物方可构成。司法解释标准1万,部分地方立案标准5千。

  二、拾到遗失物人的义务是什么?

  1、报告义务:拾得人拾得遗失物后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2、保管义务: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损毁、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3、返还义务:遗失物权利人享有遗失物返还请求权,拾得人应当返还遗失物给权利人。

  三、法律咨询

  网友:请问遗失物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律师:遗失物须满足下列条件:

  1、须为动产。不动产如土地即使时间久远导致边界不清也不构成遗失物。除一般动产外,有价证券、银行存折及各种证书等也属于动产范畴。

  2、须无人占有。遗失物在拾得前必须不为任何人占有。判断占有是否丧失,应依社会一般观念,根据具体情况,考察原占有人是否具有事实上控制该物的可能性。仅一时丧失对物的占有,并不能构成遗失。因此,占有的物品偶然进入他人地内、建筑物内,均不能构成遗失物。在自己房屋遗失的物品,不能视为遗失物。并且占有丧失必须具有确定性。无人占有是一种客观状态,与遗失人的主观认识无关,因此即使失主知悉遗失物的下落,仍不妨碍遗失物的成立。

  3、须非无主物。遗失物占有的丧失非基于所有人之意。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跟您详细讲述的关于丢东西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内容。综上所述,人们丢失贵重物品的时候,可以向派出所报案寻求协助。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会帮助失主寻找遗失物。如果有线索证实遗失物被他人非法占用的,金额超过五千元的话,公安机关可以立案,涉及的犯罪类型是侵占罪。构成本罪,金额不大的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