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老外拦下公交 一巴掌拍碎玻璃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13 20:41
人浏览

  前晚11点多,近60岁的老外彼德(化名)步行至王府大街与石鼓路路口时,一辆公交车贴着他身旁驶过,彼德大怒,立即拦住公交车,一巴掌拍碎了公交车驾驶座旁的车玻璃,驾驶员脸部被碎玻璃划伤,彼德的手也伤了。看见闯祸后,彼德想溜掉,结果被司机下车抓住,双方发生争执,不少乘客气不过,欲动手打彼德。最后是驾驶员拦住了乘客,警方来到现场调解此事。

  ■纠纷起因

  当时双方都没违章。公交车司机称,当时特地躲开他驶过,并不违规。老外则强调,车辆应让行人先通行。这样开车的确有些危险,所以他才生气。

  ■处理结果

  经过警方调解,老外赔偿了4500元,用于公交车的修复和司机的医疗。老外承认不该冲动打碎车玻璃,向刘师傅道了歉,并连连感谢民警的公正处理。

  老外拍碎车窗

  前天晚上11点左右,南京市公安局白下分局淮海路派出所接到报警称,在石鼓路与王府大街交叉路口处,一名老外与一辆4路公交车司机发生纠纷。接警后,淮海路派出所的朱警长立即赶到现场。现场一辆4路公交车停在路边,驾驶员座位左侧的玻璃被人砸碎,碎玻璃洒了一地。在车前不远处,好多人围着一名老外正在纠缠。

  朱警长立即分开了围观的人群,制止了老外和公交车司机之间的冲突,公交车司机脸上有一些伤痕,还淌着血,老外的手也受了伤。随后,朱警长将两人带回所里调查。

  老外名叫彼德,今年快60岁了,他原来是外地某大学的外籍教师,在朋友的推荐下,准备到南京的大学来应聘。前天,彼德刚到南京,在新街口吃完饭后,彼德一个人在路上走,在石鼓路和王府大街的十字路口过马路时,转弯的4路公交车贴着彼德就过去了。在他看来,自己正常过马路,公交车肯定是闯了红灯,于是他拦在了车前不让公交车走,用巴掌拍公交车司机座位旁的玻璃窗,要求司机下来,不料用力过猛一巴掌将玻璃拍碎,飞散出来的碎玻璃瞬时将司机的脸上等多处划伤。彼德看闯了祸,拔腿就跑,公交车司机一看这个老外无缘无故将车窗砸坏,便下车追赶。没几步就把彼德追上,两人一番争执,彼德不会说汉语,叽里咕噜说了一通英文,公交车司机听不懂,旁边有几个大学生听懂了,据他们讲彼德的话带有一定侮辱性质。于是,公交车司机和周围的群众将他围住了不给走。

  老外赔4500元

  车上的乘客也向朱警长证实,司机没有闯红灯。因为公交车驾驶员并未受太大的伤,朱警长便以调解的方式解决涉事双方的纠纷,最后在双方的协商下,彼德赔偿了4500元,用于公交车的修复和司机的医疗。

  调解中,派出所有会英语的民警,但是彼德并不信任,坚持要找朋友来担任翻译。于是,朱警长联系到了他的朋友,等调解完毕,已经凌晨5点多钟。

  事后,彼德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到南京,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回暂住地了。于是,朱警长又让同事开车,自己跟车将彼德送到了暂住地——江宁大学城。朱警长告诉记者,在送彼德回去的路上,彼德一个劲儿地为自己的行为道歉,并连连感谢民警的公正处理。回到派出所时,已经是上午的10点多。

  折射观念差异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了4路车队的冯队长,当晚他闻讯后赶到了派出所。冯队长说,当事司机刘师傅只是脸上被划伤,身上有轻微的软组织挫伤,当晚经过治疗后,已经回家休息了。

  事后警方调取了当时路口的监控录像,录像显示当时刘师傅开车是正常右拐弯,彼德也没有闯红灯,双方都是按照指示灯通过路口的。

  “当时那个老外走到路口中间了,车是从他身旁开过去的,那个老外可能以为是我们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惊吓到了自己,所以才发火,导致了后面的纠纷。”冯队长说,事后经过警方调解,彼德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承认不该冲动地打碎车玻璃,并向刘师傅道了歉。

  但在调解中,彼德也特地强调了一点,他在美国的时候,行人过马路时,车辆都是让行人先通行,然后再通过。而当晚刘师傅的车子虽然没有闯红灯,也没有碰到自己,但的确有些危险,所以他才生气。

  对此,司机刘师傅也表示,根据交规,车辆拐弯的确应该礼让行人,当时他看到了彼德,并特地躲开他驶过。这种做法并不违规,不过也许这让彼德产生了误解,最后刘师傅也接受了彼德的道歉。

  4路车队冯队长说,这件事情虽然比较小,但也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如果彼此都能理解双方的文化,也许就不会发生纠纷了。

阅读延伸:刑事诉讼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