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徐州警方破获特大贩毒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5-30 22:54
人浏览

  核心内容:近日徐州市警方通报了一起公安部督办的特大贩毒团伙案,共抓获涉案嫌疑人58名,缴获赃款35万余元,车辆3部,冰毒2500余克。以下由法律快车编辑为你介绍整个案件经过。

  为了满足毒瘾 他开始贩毒

  2013年5月,徐州甲县公安局破获一起贩毒案件,据毒贩刘某夫妇交代,他们都是从徐州城区一名叫“A”的人手里拿货,而“A”不仅向甲县供货,还向徐州城区及周边地区供货。经调查,公安机关发现“A”真名叫房某,涉嫌贩卖冰毒、K粉,涉案地区三省四市,涉案人员众多。

  房某今年28岁,5年前染上毒瘾。“他没有正当职业,无收入来源,为了筹集毒资,就走上了贩毒的道路。”办案民警说。房某在吸毒时认识了宾某,宾某是广东人,也长期吸毒,认识上线禾某。两人结识后,宾某便把上线介绍给了房某,二人一起在徐州及周边地区贩毒。

  宾某曾是禾某的手下,负责徐州及周边地区的毒品销售,因此二人之间保持着很好的信任关系。“一开始方、李二人没有钱进货,但是凭着宾某和禾某的关系,得以先拿货后付钱。”

  货多难啃 邀另一团伙“加盟”

  二人的贩毒网络在有了固定货源之后,迅速壮大,房某通过免费提供毒品、允许赚取差价等方式,笼络了一帮瘾君子为他跑腿卖货。

  2013年9月20日,公安部禁毒局召集涉案省市相关单位在徐州召开专案协调会,明确案件由江苏牵头,其他涉案地协作。10月22日,甲县公安局成立“10·22”专案组。

  当年10月,专案组在调查中发现一条重要线索:禾某不日将携带大量毒品抵达徐州,为房某供货。10月21日,专案组民警发现禾某从广东租车赶往徐州。随后,专案组开始对几名主要嫌疑人进行周密布控,以期一网打尽。抵达徐州后,禾某与房某约定23日凌晨4点,在徐州市区某宾馆交易。因禾某来徐州带的货数量比较大,房某还联系了另一贩毒团伙的成员王某,准备共同购进1500克冰毒。专案组迅速锁定王某等人,他们是安徽宿州淮北等地另一伙贩毒网络的主要成员。

  想“黑吃黑” 交易中被公安抓获

  凌晨4点15分,专案组出动,当场将方、林等人抓获,同时缴获冰毒1500克。不过,让专案组民警疑惑的是宾某居然不在现场,经调查,在房某家中将宾某抓获。“方、李二人其实是打算‘黑吃黑’,直接把禾某的货吃掉。但是宾某毕竟和禾某有一层关系在,所以在这次交易中,他躲了起来,造成不在场的假象。”办案民警说。[page]

  随后,房某、王某各自下线共13人也被抓获。随后,在广东警方配合下,专案组民警在惠州成功抓获禾某上家庞某,和房某的另外一名上线李某。共缴获涉案毒资35万余元,查获涉案车辆3部。

  经查实,加上之前两次贩毒,房某的涉案冰毒总量超过了2500克。

  法律快车法律延伸:交易现场查获毒品的数量认定

  这种人赃俱获的情形认定贩毒数量较易,若无证据证明嫌疑人尚有其他贩毒行为,则以查获毒品的数量为证据认定。其中需注意一种情况:行为人具有贩毒意图,持有少量毒品意欲贩卖,在特情引诱下加大了贩卖数量,即“数量引诱”,其贩毒数量仍应按全部数量计算,只在量刑时从轻处罚。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