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辽宁未成年女性犯罪逐年增加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7-19 16:33
人浏览

  辽宁省未成年犯罪人数连年下降,却呈低龄化趋势,女性犯罪也逐年上升。未成年人犯罪中,故意伤害犯罪最多,抽样调查的结果也显示,未成年罪犯中家庭出现问题的占一半以上。昨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五年来我省法院未成年人犯罪审判情况,并发布了我省未成年人犯罪的典型案例。

  未成年人女性罪犯逐年增多

  统计数据显示,五年来我省法院共判处未成年罪犯7616人,占判处罪犯总数的4%,共同犯罪案件488件,判处1938人,占总数的25.45%,罪犯总数和比例逐年下降。

  其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820人,占总数的10.77%,2013年以来,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罪犯所占比例呈逐年小幅上升趋势,2014年达到11.36%。女性未成年罪犯呈逐年增多趋势,从2010的79人增长为2014年的115人,累计占总数的6.26%。

  未成年罪犯属于单亲家庭、外来人员、无业人员的占70%左右,在校学生犯罪占15%左右。辽宁省未成年人犯罪最多的罪名是故意伤害,其次分别是抢劫、盗窃、聚众斗殴、寻衅滋事、强奸和贩卖毒品罪,这七种罪名占90%以上。

  过半数家庭出问题常去网吧的约占70%

  辽宁高院副院长辛赤兵表示,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认知、是非判断以及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有程度不同的逆反、求胜、好奇心理和自我中心意识,文化程度低,法治观念淡薄,很容易意气用事,走向歧途。

  对沈阳等5市的200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结构不完整、关系不和谐以及教育方法不当、父母有不良行为等的,占一半以上,这已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

  个别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生监管不严,个别教师对成绩较差、处于逆反期的学生持放任态度,造成他们自暴自弃,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在沈阳、锦州两市随机抽取的100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在校学生作案37件。

  学校周边网吧、电子游戏厅等娱乐场所随处可见,社会上的拜金、享乐主义等观念,唯利是图、坑蒙拐骗等现象以及暴力色情因素蔓延等,也容易诱使未成年人犯罪。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未成年罪犯中,经常去网吧的约占70%,在实施强奸犯罪的未成年罪犯中,有50%以上看过淫秽色情产品。

  圆桌审判封存记录注重帮教和“再社会化”

  辛赤兵表示,全省法院已成立少年法庭91个,设置率达73%。普遍采取“圆桌式”审判方式,未成年被告人不穿囚服,不戴手铐,邀请他们信赖的亲属、老师、朋友及其他爱心人士做帮教人员,把庭审变成教育、感化、挽救他们的课堂。与团委、司法、妇联、教委等组成社会调查员队伍,在开庭前对他们的成长经历、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出具调查报告,进行法庭教育和准确量刑。

  对判处监禁刑的少年犯,去少管所进行回访帮教,对判处非监禁刑的少年犯,到学校、家庭或社区回访帮教,联合当地共青团、妇联、教委等社会力量,帮助解决生活、学习和就业中的困难,实践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为他们“再社会化”创造宽容的社会环境。

  (原标题:我省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龄化)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