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3年封存超12万未成年人犯罪记录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7-26 15:41
人浏览

  今年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六一儿童节避不开的话题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其中包括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保护,最高人民检察院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30年”。发布会透露,2013年至2015年,全国检察机关对12万多名未成年人进行犯罪记录封存。

  据了解,从1986年6月上海长宁区人民检察院成立全国第一个少年起诉组至今,我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已经走过了30年发展历程。30年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日趋专业和规范,初步形成了符合司法规律和未成年人特点的特殊司法理念、工作机制和工作规范,打造出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未成年人检察队伍,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主任、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松苗介绍说,全国检察机关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坚持少捕、慎诉、少监禁,努力教育、感化、挽救每一个未成年犯罪嫌疑人。2003年至2015年,全国检察机关经审查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92万余人,不批准逮捕16万余人,起诉108万人,不起诉5万余人;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严厉惩治了一大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尽力对未成年被害人进行关爱救助。

  与此同时,各级检察机关立足实际,探索、完善了社会调查、亲情会见、合适成年人到场、附条件不起诉、犯罪记录封存、心理干预等一系列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办案制度,大大提高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效果。2013年至2015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开展社会调查6万多人,落实合适成年人到场22万多人,申请法律援助15万多人,开展亲情会见4.8万多人,决定附条件不起诉1.1万多人。

  截至今年3月,全国共设立有编制的未成年人检察专门机构1027个,在公诉部门下设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专业办案组1400多个,7000多名检察人员奋斗在未检工作一线。

  此次发布会还发布了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10起典型案例,通报了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优秀品牌。

  (原标题:3年封存超12万未成年人犯罪记录)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