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缓刑的后果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11 02:16
人浏览

  核心内容:缓刑的适用是如何适用的呢?主要的关键内容是什么呢?需要的条件是哪些呢?关于犯罪分子,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缓刑呢?下文将会详细分析,法律快车小编希望下文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缓刑的法律后果有三种

  一、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刑法规定的法定撤销缓刑的情形,缓刑期满,宣告原判刑期不再执行;

  二、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漏罪没有判决,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漏罪进行判决,把前后两罪的刑期总和计算,按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刑罚执行期限;

  三、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察期间内一般不适用减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对原判刑期予以减刑,同时相应缩短缓刑考验期,但减刑后的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被判拘役的相应缩短的缓刑考验期最低不能少于二个月,被判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短不能少于一年。

  被宣告缓刑的,原判的附加刑不适用缓,在缓刑考验期内附加刑同时执行。

  被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原判刑期,或者因在考验期内又犯新罪或者查出有判决宣告之前还有其他漏罪未作判决而收监执行数罪并罚的,原执行的缓刑考验期不计算在刑期之内。

  法律快车为您推荐:

  ■ 缓刑考察权的如何再分配

  ■ 6种情况不适用缓刑

  ■ 缓刑犯撤销缓刑并收监执行的情形

  ■ 缓刑和死缓有什么区别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