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什么犯罪不能假释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9-10 15:51
人浏览

  累犯,以及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难适用假释假释。假释只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那假释的有关规定是什么?接下来,法律快车的小编将向您介绍关于什么犯罪不能假释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一、什么犯罪不能假释

  根据刑法第81条的规定,下列两类犯罪分子不得适用假释:

  一是,对累犯不得适用假释。刑法规定对累犯不适用假释,是因为累犯主观恶性深,社会危害性严重,教育改造的难度很大,必须在监狱中服刑改造,不能放到社会上,否则难以防止其社会危险性。

  二是,对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这类犯罪罪行严重,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很深,社会危害性巨大,必须予以打击;规定对这类犯罪不得假释,正是对这些犯罪予以严厉惩处的体现。

  他服刑期间表现良好,有获得假释的机会。

  二、假释期间犯罪是累犯吗

  假释期间犯罪不构成累犯

  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又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因为累犯成立的要求是后罪发生的时间,在前罪所判处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5年之内。犯罪分子被假释的,假释考验期期满才视为刑罚执行完毕,所以这5年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人,应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适用假释要注意哪些问题

  1、法律对适用假释规定了严格的司法程序,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根据刑法第82条规定,对于犯罪人假释的,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符合假释条件的,裁定予以假释。

  2、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3、假释的考验期限:犯罪分子的假释考验期限因原判刑罚及执行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根据《刑法》第83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假释的考验期为原判刑罚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即宣告假释时原判刑罚的剩余时期。刑法对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则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假释的考验期限为10年。根据刑法第83条第2款的规定,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相信看到这里大家已经对假释较为全面的了解了,以上内容为您介绍了不能假释,累犯及注意哪些问题。关于什么犯罪不能假释,法律快车的小编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若有更多法律问题,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